壹個人的世界隨著生命的謝幕而結束,但真實的生活還在繼續,月亮依然升起,照耀著死亡再也無法感知的壹切。從此,月亮就不斷地出現在張愛玲的藝術世界裏,在蕓蕓眾生中稱王稱霸。今天,當我們打開張愛玲的文集,我們驚訝地發現,有壹條動人的月亮河在其中流淌。縱觀《文選》,月亮意象發展的巔峰是《金鎖記》。在這部小說中,月亮主宰了所有其他意象,這表明了故事的悲劇性和深刻性。整篇文章寫的是九地之月,有的就像蜻蜓壹樣,有的則是五彩斑斕,煞是精致。
小說開頭就提到了月亮。開頭是這樣的:“三十年前的上海,有壹個有月亮的夜晚……”《金鎖記》寫於1943年10月,所以三十年前的上海指的是民國初年的上海。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壹是說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二是用回顧性的句式引入距離感,同時引入壹個時間框架。“三十年”是壹個時間框架。然後就是這句話:“三十年前我們可能錯過了看月亮……”前壹句,敘述者站在壹個講故事人的立場,把讀者從真實的時空帶到故事的時空,促使他們壹起追溯。這句話是壹個停頓,好像要回去解釋壹下,30年前的月球發生了什麽?其實也沒什麽解釋,只是提出了兩種人對30年前月亮的看法:“年輕人認為30年前的月亮應該是銅錢那麽大的紅黃濕暈,像雲軒文具上的壹滴淚珠,古老而模糊。老人回憶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比眼前的月亮歡樂、更大、更圓、更白。但是,三十年的努力回頭看,月色再好,也難免慘淡。”年輕人沒經歷過,只能想象,結果老了,模糊了;老人經歷過,能回憶起來。結果是又大又圓又白,美麗又悲傷。看起來講故事的人沒有解釋30年前的月亮是什麽樣子,其實他也看不懂,因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看的都是月亮而不是月亮。
這個描述第壹層描述的是年輕人想象中的30年前的月亮,第二層描述的是老年人記憶中的30年前的月亮。用兩個比喻來形容年輕人的月亮:壹個是判斷比喻,月亮是“銅錢般大的紅黃濕暈”,與比喻和喻體密切相關,形成形式上的壹致關系;壹個是比喻:濕暈(月亮)“就像朵雲軒文具上的壹滴淚珠。”濕暈是壹個模糊的概念,而淚珠是濕暈的確定性和具體化。壹暗壹亮的比喻其實可以總結為壹個明喻:月亮就像朵雲軒文具上壹滴淚珠的濕暈。隱喻是壹種“語境之間的交易”(I.A .利瑪竇,修辭哲學),符合“距離”原則的隱喻是壹種強大的隱喻:“如果我們想讓隱喻變得強大,我們需要將非常不同的語境連接起來,並用隱喻作為壹個別針將它們緊固在壹起”(I.A .利瑪竇,修辭哲學)。在這個明喻中,月亮是壹個隱喻,眼淚的濕暈是壹個隱喻。比喻的兩種創造相距極遠。當我們在兩個創作的緊張矛盾中加入壹個知性的連接,這個隱喻就獲得了壹種強大而動人的力量,我們也就不難看穿這個隱喻:年輕的月亮是悲傷的月亮。在年輕人的心目中,不僅是過去的月亮是感傷的、蒼老的、模糊的,還有三十年前故事中主人公的時間、故事、生活。月亮的無意義的升起和落下顯示了同樣無意義的時間流逝,但是年輕人相信壹切都在變化。這種改變帶來的是隔閡和表面的樂觀,他們無法和過去的人交流。兩個自相矛盾的諷刺被用來描述老年人的月亮。“三十年前,月亮是快樂的,比我們眼前的月亮更大更圓更白。”三十年後的月亮還是三十年前的月亮,沒有更大更圓更白的月亮,於是形成了第壹個悖論式的諷刺。同月,老人喜,年輕人悲,構成了另壹種似是而非的反諷,有著更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