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
******蘇軾:彎彎飛橋出,斂斂半月彀******
壹篇文章 《贊揚綿遠河上的橋》
我愛綿遠河上的大橋,因為這壹座座的橋既年輕又十分的漂亮。更多的愛它那勃勃雄姿,
站立在地上,立腳於水中,不辭艱辛,普渡眾生,我心悅誠服的崇敬綿遠河上的橋。
妳看,綿遠河上的橋多彩多姿。有的造型象壹彎月亮,又象夏日雨後的彩虹;有的象壹張弓,以無窮大的力量,鞭策妳的征程;有的似樓臺,既現代又古樸,耐人尋味;也有的橋身簡樸,不露聲色,甘願讓人們踏著身子忙忙碌碌地過去,又匆匆的過來;汽車來回不停地在橋上奔馳。綿遠河上聳立的座座橋是德陽閃閃發光的亮點,給人以更多的回憶,美好的向往,催促人們向既定的目標飛奔!
綿遠河上的橋,對於我們的生活太緊密太重要了。古往今來贊揚橋,歌頌橋的大有人在。唐朝詩人杜甫在詩中贊美橋:“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白居易的詩中說,“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蘇軾的詩句裏頌揚橋“彎彎飛橋出,斂斂半月彀”。這些古人都從各個角度描繪山河水色中的橋。
兒時,我家住在涪江岸邊的壹個村莊裏。房的前面緊緊對著波浪滔滔的涪江,後面是壹條彎彎曲曲的水溝,水溝的那邊是我們的學校。村子裏的人們在水溝上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樣的橋。有木橋,有石橋,有磚砌的洞橋。每壹座小橋都各有特色,這些巧奪天工的小橋,與全村老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壹起!我家門前那條水溝,足夠三米多寬。不知何因倒了壹棵樹恰好橫在水溝上,我父親用斧頭砍出了壹個小平面,壹個廉價的,很有風味的獨木橋就誕生了!我背著書包天天來回行走在這獨木橋上。日子壹長,我走獨木橋與走平坦路大體相當。難怪我們的體育老師誇獎我平衡木走得好,他可不知,這都是獨木橋給我的功夫啊!
橋,在漫長歲月裏不斷的變化、更新和發展。綿遠河上的橋,已不是當年的橋。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任勞任怨地履行著自己的責任,無私無畏,鞠躬盡瘁。正因為如此,我對綿遠河上橋的情感越來越深,我常常深思,要是綿遠河上沒有橋會成什麽樣子呢?我也常常的感受到,橋是載負希望和光明到達預定點的舟楫,是縫合大地鴻溝的無比堅韌的絲線。也是順利到達彼岸的通道。是的,每當我從這些橋上通過時,不僅看到了德陽的變化,而且壹種美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仿佛強大的精神力量在震憾我的心靈,激勵我們勇往直前。
綿遠河上的橋還在增多。我出於對橋壹種特殊的情感,興味盎然的參觀壹個建橋工地。這座取名為“黃河大橋”,即將在德陽市成立二十周年時峻工。這座橋,是我上下班的必經之路。過去,我不得不繞道而行,每天要多花不少的時間。現在好了,我盼望已久的橋就要建成了。我多麽感激造橋的決策者、工程師和工人師傅們啊!工地上,我看到了那位頭發花白,身材修長,戴著壹幅老花眼鏡的總工程師,滿面笑容的正在和幾個年輕人研究施工的圖紙。年輕同誌不斷的提問,總工程師不時地用筆勾劃著什麽?似乎在不停地解釋。從總工程師的神情上,我看到他真有手揮橋出的氣慨。總工程師構造的那橋,是凝聚著人們智慧的銀橋,是人民生活迫切需求的生命之橋,也是我們加速建設小康目標步伐的金橋。
啊!春光融融,金波粼粼。河面上吹過來壹股清新的風,總工程師的風衣隨風擺著。壹位工人同誌告訴我,那幾位年輕人是新提的工程師,也是總工程師的“徒弟”。我望著總工程師那瘦長臉上的皺紋,光風霽月的精神,我覺得總工程師也是壹座“橋”,心甘情願讓青年人踏著自己的身子而過。向著彼岸走去!
綿遠河橋,是架在河上,把兩岸接通的建築物。妳看那壹座座橋,每天都迎來清晨,送走黑夜;每年都送走雪花,迎來春雨。風吹日曬,霜打雹擊,絲毫都不動搖。日復壹日,年復壹年,真不知疊印了多少人的腳步,疊印了多少車輛的輪印啊!
我愛綿遠河上的橋,更崇敬那些在綿遠河上建造橋的人們。他們不但為我們在綿遠河上建成了壹座座的具體的橋,而且在我們每個人心靈裏也建造了壹座橋。這座橋,是我們繼往開來的橋,是我們超凡越聖的橋,是我們到達彼岸催人奮發圖強的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