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知道今晚的露珠會是霜,家裏的月色要多明亮!。——杜甫《月夜憶吾兄》。
賞析:《他知道今夜露珠將霜》既描寫了景色,又指出了季節。那是在白露節的晚上。天很清,滿是露水,讓人覺得涼颼颼的。“家裏的月光多亮啊!”同樣是山水畫,但和上壹句略有不同。作者寫的東西並不完全客觀,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受。明明是天下明月,沒什麽區別。立誌說家鄉的月亮最亮。
這種以幻想為現實的手法並不會讓人覺得不可理喻,因為它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凸顯了他對家鄉的感情。這兩句話在煉句上也很有技巧。他們想說的只是“今夜是白的”“故鄉明月”。只是換了語序,語氣就特別蒼勁有力。
2.壹座空蕩的花園,白茫茫的露水,旁邊壹座修道院的殘墻。——馬岱《壩上秋菊》。
欣賞:夜很靜,連秋蟲都停止了歌唱,只有露水滴落在枯葉上的聲音,壹滴壹滴,雖然很微弱,卻很清晰。這句“空園,白帶露”用“動”的手法對比“靜”,比寫無聲的靜更能表達環境的寂靜。露珠滴落的聲音不僅沒有打破漫漫長夜的寂靜,反而讓人覺得可怕。
連露珠掉落的聲音都能聽到,沒有比這更寂靜的了。下壹句“鄰寺殘壁”也是陪襯。很明顯,我想說我是孤獨無助的,但我說還有壹個鄰居,而這個鄰居其實是壹個從世界上消失了的和尚,像壹只雲裏的野鶴。
3,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樓吟月》。
賞析:金陵夜空寂靜無聲,涼風驟起。李白獨在高樓,遠眺五嶽,孤獨與憂傷湧上心頭。白雲和城墻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微波湧動,仿佛白雲和城墻在輕輕搖曳,露珠從月亮上滴落。月下好久沒回,想起古人,感嘆現在能和古人交流的人真少。
詩人站在月亮下沈思了很久。原來,他是在感嘆世界陰雲密布,知己難逢。“難得”二字,道出了詩人壹生無能、憤世嫉俗的苦悶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