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的時候就挺喜歡這個神話故事的,也許是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還是有對愛情美好的的向往,所以看到這些有故事的事物的時候總是能夠不自覺的喜歡,所以也想分享給大家,正詩是這樣的:
金蟾本是癡情種,敢為紅顏惹惡人。
此去瑤池求靈藥,願以壹命換得生。
跪求王母三十載,得壹金丹堪續魂。
散去修為骨血肉,重鑄天鵝復其身。
傷愈比翼扶搖去,可知金蟾是何人?
改寫的版本:
蛤蟆本是癡情種,敢為紅顏惹惡人。
此去瑤池求靈藥,願用蛙命換鵝生。
奈何天鵝傷好時,終究還是念舊人。
從此蛤蟆變金蟬,只認錢來不認人。
可以為了自己所愛之人,甘願付出自己的生命,它願意為對方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很淒美。
現實中,蛤蟆可能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麽美好事物的象征,“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就是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壹心想謀取不可能到手的東西但看完這些詩句之後就感覺我好像誤會了蛤蟆,先入為主的對其不歡喜。
(這後面的這段和壹開始分享這個淒美的神話傳說的意圖不太相關,也是這段時間所看的有感而發)好像我們都是這樣的,總是在聽說中去鑒定壹個人的品性或其他的,在眼見為實之後改變對其的看法,卻沒有怎麽去反思自己;現在網絡上很多那些不好或是怎麽樣的言論也是這樣的,很多都是道聽途說,沒有眼見為實就開始在網絡上面進行言論發,最後的最後就只感嘆那麽壹句原來如此;其實也還有壹句話是這樣講的:雪崩的時候,沒有壹片雪花是無辜的。我們總是喜歡這樣的“後知後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