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出自清·高鼎《村居》譯文:村裏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2、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出自清·高鼎《村居》譯文:農歷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
3、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淩空去,青雲有路通。
出自清·吳友如《題畫詩》譯文:風箏只依靠風的力量就能有矯健的英姿,不用憑借羽毛豐滿。牽著的紅線向天空飛去,這就是直上青雲通暢道路。
4、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誇妳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
出自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詞》譯文:小孩子成群結伴,穿著紅褲子放起風箏,提著風箏線怒罵老天爺:人人都誇獎妳春天來得早,妳為啥不起壹陣春風把我的風箏送上天。
5、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出自唐·高駢《風箏》譯文:那音調模糊成曲勉強能欣賞,但不久又奏出另壹種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