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海底小知識介紹

海底小知識介紹

1. 海底的小知識有哪些(海洋的小知識有哪些)

海底的小知識有哪些(海洋的小知識有哪些) 1.海洋的小知識有哪些

海和洋的區分 廣闊的海洋,從蔚藍到碧綠,美麗而又壯觀。

海洋,海洋。人們總是這樣說,但好多人卻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壹回事,它們彼此之間是不相同的。

那麽,它們有什麽不同,又有什麽關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體。世界大洋的總面積,約占海洋面積的89%。

大洋的水深,壹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處可達1萬多米。大洋離陸地遙遠,不受陸地的影響。

它的水文和鹽度的變化不大。每個大洋都有自己獨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統。

大洋的水色蔚藍,透明度很大,水中的雜質很少。世界***有4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邊緣,是大洋的附屬部分。海的面積約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較淺,平均深度從幾米到二三千米。

海臨近大陸,受大陸、河流、氣候和季節的影響,海水的溫度、鹽度、顏色和透明度,都受陸地影響,有明顯的變化。夏季,海水變暖,冬季水溫降低;有的海域,海水還要結冰。

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節,海水會變淡。由於受陸地影響,河流夾帶著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濁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

海沒有自己獨立的潮汐與海流。海可以分為邊緣海、內陸海和地中海。

邊緣海既是海洋的邊緣,又是臨近大陸前沿;這類海與大洋聯系廣泛,壹般由壹群海島把它與大洋分開。我國的東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邊緣海。

內陸海,即位於大陸內部的海,如歐洲的波羅的海等。地中海是幾個大陸之間的海,水深壹般比內陸海深些。

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個。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海洋的形成 海洋是怎樣形成的?海水是從哪裏來的? 對這個問題目前科學還不能作出最後的答案,這是因為,它們與另壹個具有普遍性的、同樣未徹底解決的太陽系起源問題相聯系著。 現在的研究證明,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壹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

它們壹邊繞太陽旋轉,壹邊自轉。在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團塊彼此結合,由小變大,逐漸成為原始的地球。

星雲團塊碰撞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劇收縮,加之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使原始地球不斷受到加熱增溫;當內部溫度達到足夠高時,地內的物質包括鐵、鎳等開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沈並趨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輕者上浮,形成地殼和地幔。

在高溫下,內部的水分汽化與氣體壹起沖出來,飛升入空中。但是由於地心的引力,它們不會跑掉,只在地球周圍,成為氣水合壹的圈層。

位於地表的壹層地殼,在冷卻凝結過程中,不斷地受到地球內部劇烈運動的沖擊和擠壓,因而變得褶皺不平,有時還會被擠破,形成地震與火山爆發,噴出巖漿與熱氣。開始,這種情況發生頻繁,後來漸漸變少,慢慢穩定下來。

這種輕重物質分化,產生大動蕩、大改組的過程,大概是在45億年前完成了。 地殼經過冷卻定形之後,地球就像個久放而風幹了的蘋果,表面皺紋密布,凹凸不平。

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種地形壹應俱全了。 在很長的壹個時期內,天空中水氣與大氣***存於壹體;濃雲密布。

天昏地暗,隨著地殼逐漸冷卻,大氣的溫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氣以塵埃與火山灰為凝結核,變成水滴,越積越多。由於冷卻不均,空氣對流劇烈,形成雷電狂風,暴雨濁流,雨越下越大,壹直下了很久很久。

滔滔的洪水,通過千川萬壑,匯集成巨大的水體,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鹹的,而是帶酸性、又是缺氧的。

水分不斷蒸發,反復地形雲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陸地和海底巖石中的鹽分溶解,不斷地匯集於海水中。經過億萬年的積累融合,才變成了大體勻的鹹水。

同時,由於大氣中當時沒有氧氣,也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達地面,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裏誕生。大約在38億年前,即在海洋裏產生了有機物,先有低等的單細胞生物。

在6億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類,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慢慢積累的結果,形成了臭氧層。此時,生物才開始登上陸地。

總之,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及地質歷史上的滄桑巨變,原始海洋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海洋。

2.急需十條關於海洋的小知識

1.人們常喜歡用藍色來形容海洋。其實海水的顏色,從深藍到碧綠,從微黃到棕紅,甚至還有白色的,黑色的,並非只是藍色。

海水和普通水壹樣,都是無色透明的,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學性質和海水中所含的懸浮物質、海水的深度、雲層的特點及其他因素決定的。大家知道,太陽光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這七種顏色的光,波長各不相同,從紅光到紫光,波長逐漸變短,長波的穿透能力最強,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發生反射和散射。海水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也不同。光波較長的紅光、橙光、黃光,射人海水後,隨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漸被吸收了。壹般說來,在水深超過100米的海洋裏,這三種波長的光大部分能被海水吸收,並且還能提高海水的溫度。而波長較短的藍光和紫光遇到較純凈的海水分子時就會發生強烈的散射和反射,於是人們所見到的海洋就呈現壹片蔚藍色或深藍色了。近岸的海水因懸浮物質增多,顆粒較大,對綠光吸收較弱,散射較強,所以多呈淺藍色或綠色。

紫光的波長最短,反射最強烈,為什麽海水不呈紫色呢?科學實驗證明,原來人的眼睛是有壹定偏見的,人的眼睛對紫光的感受能力很弱,所以對海水反射的紫色很不敏感,因此視而不見,相反,人的眼睛對藍、綠光卻比較敏感。

另外,由於太陽時而隱沒在雲層之中,時而透過雲層放出光芒,海洋的顏色也就隨之發生變化。海洋的顏色還取決於太陽離地平線的高度。

2.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陸地上有的基本都有

3.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藻類、苔蘚、蕨類、少數被子植物、無脊椎動物(除了部分節肢動物)、兩棲類的幼體、部分哺乳類

基本就這些

3.關於海底世界的知識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人類惟壹沒有征服的地方就是洋底世界。

今天的人類,已多次登上地球上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瑪峰;多次到宇宙空間旅行,人造的探測器已達到太陽系的外層空間。然而,大洋的最深處是個什麽樣子,人們還是不清楚的。

因為到大洋底去探險,花費巨大,許多問題難以解決。 然而,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探測洋底世界的回報會是極其豐厚的,因為在這個黑暗的世界裏,礦產、天然氣、石油的儲藏量十分豐富。

另外,對洋底奇妙世界的探索成果,很有可能改變我們對地球上生命起源和進化的傳統觀點。在這些現實的利益之外,還有壹些無形的、但又確確實實的滿足,這就是探索地球最後邊沿的巨大快樂。

海洋--這個至今沒有被人類征服的地方,占地球表面的3/4,海水量達到140億立方千米,平均深度有3700米。大洋錯綜復雜的食物網養育了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它比陸地上的任何生態系統都要復雜得多,從生活在洋底火山口邊的吃硫磺的微生物、細菌,到各種深海魚類,它們放出的熒光能照亮很遠的地方,吸引了眾多的供它們食用的生物。

在有些地方,甚至還可能潛藏著有待發現的被稱之為“海怪”的動物新種,有20米長的大烏槍鰂。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在這個海底世。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人類惟壹沒有征服的地方就是洋底世界。今天的人類,已多次登上地球上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瑪峰;多次到宇宙空間旅行,人造的探測器已達到太陽系的外層空間。

然而,大洋的最深處是個什麽樣子,人們還是不清楚的。因為到大洋底去探險,花費巨大,許多問題難以解決。

然而,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探測洋底世界的回報會是極其豐厚的,因為在這個黑暗的世界裏,礦產、天然氣、石油的儲藏量十分豐富。另外,對洋底奇妙世界的探索成果,很有可能改變我們對地球上生命起源和進化的傳統觀點。

在這些現實的利益之外,還有壹些無形的、但又確確實實的滿足,這就是探索地球最後邊沿的巨大快樂。 海洋--這個至今沒有被人類征服的地方,占地球表面的3/4,海水量達到140億立方千米,平均深度有3700米。

大洋錯綜復雜的食物網養育了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它比陸地上的任何生態系統都要復雜得多,從生活在洋底火山口邊的吃硫磺的微生物、細菌,到各種深海魚類,它們放出的熒光能照亮很遠的地方,吸引了眾多的供它們食用的生物。在有些地方,甚至還可能潛藏著有待發現的被稱之為“海怪”的動物新種,有20米長的大烏槍鰂。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在這個海底世界裏,潛在的經濟價值同樣是不可估量的:能量巨大的漩渦洋流,影響著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氣象,若能了解它們的形成機理和規律,可預報氣候災害的發生,免於損失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大洋還有巨大的有商業開發價值的鎳、錳、鐵、鈷、銅等;深海的細菌、魚類和植物,有可能成為保護人類健康與長壽的神奇藥物之源。

有人估計,在今後幾十年裏,從大洋獲得的利益會遠遠超過人類目前探測太空的收益。如果人們能自由安全地出入洋底,其經濟效益會立竿見影的。

但是,到達洋底和到達外層空間壹樣,沒有特殊的裝備,人是不可能到達洋底的。常識告訴我們,若沒有氧氣筒的幫助,人是不能長時間的下潛到3米以下的水裏——這只不過是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千分之壹!隨著不斷地潛入水下,壓力也在不斷增加。

人的內耳、肺和壹些孔道就會感到壓力,令人痛苦。水下溫度低,會很快吸走人體的熱量。

使得人難以在3米以下的水裏堅持2~3分鐘。 由於以上這些原因,當代深海的探險,不得不坐等兩項關鍵技術的發展:深海球形潛水器和深潛鐵鏈栓系鋼球深潛器。

會遊泳的人壹直在尋思,如何在水下得到氧氣?千百年來,壹直如此。古代希臘的潛水者是從充滿氣的瓶子裏獲得氧氣,近代潛水者則多用壓縮空氣的辦法,進人潛水。

通常人可以潛入到30米的深度。甚至最有經驗的使用水下呼吸器的人也不敢冒險潛到45米以下,因為深潛壓力的增加和上浮水面的過程的壓力變化,造成減壓病甚至死亡。

使用密封的潛水服,也只能潛入到440米的深處。 球形深海潛水器創造了下潛923米的深度,但操作十分困難。

後來又發明了體積很小的深海潛艇,但它只能供科學研究用。先進的深海潛艇配備有水下攝影機、收集標本筐和具有人手功能的操作機械臂。

深潛器的實踐做了肯定地回答。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國都出於不同目的研制出深水潛艇,收集到大海深處的動物、植物、巖石、水樣等資料標本。

這就開辟了壹個深海探測的新時代。人們獲得了大量的深海世界裏的信息,從而改變了生物學、地質學和大洋地理學某些傳統的看法。

科學家們用新的目光來看待風海流的變化規律;太平洋的厄爾尼諾現象,對具有商業價值的魚群有極大的危害,並且還會誘發地球上氣候的奇特變化。大洋環流的不穩定性,可能導致全球性的氣候改變,或使現在地球上穩定的氣候慢慢消失。

科學家們還認識到,大洋底的海床並不是平坦的,它高低起伏,比我們的陸地地形更復雜,它的峽谷能裝得下喜馬拉雅山山脈。更令人驚異的是,大洋底還有壹條獨特的、全球範圍的、長達60000千米的大山脈,它像壹條巨。

4.關於海洋的知識

1、海洋藍色原因

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可見光所組成。這七種光線波長各不相同,而不同深度的海水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束。

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光束射入海水後,先後被逐步吸收,而波長較短的藍、青光束射入海水後,遇到海水分子或其他微細的、懸在海洋裏的浮體,便向四面散射和反射。

特別是海水對藍光吸收的少,而反射的多,越往深處越有更多的藍光被折回到水面上來,因此,我們看到的海洋裏的海水便是蔚藍色。

2、海洋裏的礦物質

稀錳結核、石油、海底熱液礦藏、鎳、銅、鈷、鹽。

3、海洋動物

光照區:(水面至水下200米)生活著大量的浮遊生物、海藻以及珊瑚礁生物動物中除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外,還有大量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如水母、頭足類等,以及海洋爬行動物、海鳥等

弱光區:(水下200米至1000米)生物多數長有大大上午眼睛和發光器官,還有壹些動物白天躲在弱光區,夜間則到淺層水域去尋找食物。

深海區:(水下1000米以下)太陽的光線從來照不到這裏,終年漆黑壹片,也少有沈落的食物,在更深的海下就很少有動物能夠生存。

擴展資料:

海洋動物劃分:

1、按生活方式劃分

海洋動物主要有海洋浮遊動物、海洋遊泳動物和海洋底棲動物三個生態類型。

2、按分類系統劃分

海洋動物***有幾十個門類,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等三大類。

海洋無脊椎動物,占海洋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最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紐形動物、線形動物、須腕動物、棘皮動物和半索動物等。

海洋原索動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之間的動物,包括尾索動物和頭索動物等。

海洋脊椎動物,包括依賴海洋而生的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海洋

搜狗百科-海洋動物

5.妳知道有關海洋的哪些知識

海洋殺手——赤潮潮汐——海洋的呼吸海洋與陸地交界的地方,叫做“海岸線”, 海洋知識小問答

1、什麽叫海洋?世界海洋有多大?

海洋是指地球上廣大而連續的鹹水水體的總體,起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裏,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0%。因為海洋面積遠遠大於陸地面積,故有人將地球稱為“水球”。

2、什麽叫海?什麽叫洋?海與洋有何區別?

海洋的中心主體部分叫洋,邊緣附屬部分稱海。海與洋之間彼此通連,***同形成世界統壹的海洋整體。海與洋之間有四個明顯的區別:大洋的面積大;約占海洋總面積的89%,海的面積小得多,只占海洋總面積的11%;大洋深度大,平均水深壹般都在3000米以上,海的水深平均較淺,平均水深壹般在2000米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幾十米深;大洋有獨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統,海則受大洋流系和潮汐的支配;大洋離陸地較遠,受陸地影響小,水溫、鹽度等要素比較穩定,海水的透明度大;海與陸地接邊,受大陸影響大,海洋要素隨季節變化大,海水透明度較差。

3、什麽是海洋經濟?

現代海洋經濟包括為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以及直接和間接為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服務性產業活動。

4、沿海國領海 *** 的內容包括哪些?

領海是國家領土的組成部分,受國家 *** 的支配和管轄。此項 *** 的內容主要包括:①開發和利用領海內資源的權利;(2)國家對領海上空的專屬權利,即未經沿海國家許可的外國飛機不得進入該國領海上空;)(3)沿海航運及貿易權;(4)制定、頒布有關領海內航運、輯私、移民、衛生、水域保護等方面規章制度的權利;(5)刑事、民事管轄權。

5、“中國海”指哪些海?正確的稱謂是什麽?

“中國海”泛指中周圍瀕臨的海。又分“東中國海”與“南中國海”。“東中國海”就是指東海,壹種說法包括黃海;“南中國海”就是指南海。這些海的正確表達法,應該根據中文版的世界地圖的稱謂,叫作黃海、東海和南海。

6、我國的海洋資源。

在我國的“藍色國土”中蘊藏著豐富的海洋資源。其中,可利用的灘塗2.2萬平方公裏,淺灘12.4萬平方公裏,宜建中等泊位的港址160多處;海洋生物資源20278種;近岸石油資源255億噸,天然氣資源14萬億立方米;海洋能源總裝機容量2l80萬千瓦;已探明的礦產資源65種,還有1500多個海濱旅遊景點資源。

6.關於大海的基本常識有哪些

1、海水的顏色:藍色。

2、海水是鹹的: 大大小小的河流經陸地時,從巖石和泥土中吸取了大量的鹽,並把這些鹽帶入海中。所以海水就是鹹的。

3、為什麽海會起波浪:波浪是受風力、海底地震或月亮與太陽的吸引力的影響而產生的。

4、海洋很大:如果把地球表面分為四份,那麽有三份都被海水覆蓋著,只有壹份是陸地。

保護海洋

為什麽要保護海洋?

1、海洋覆蓋了地球71%的面積,是大陸淡水徑流的主要來源。廣闊的水面,巨大的水體和永不停息的海流調節了全球的氣溫和降水。海洋每年為人類提供30億噸的魚,僅藻類產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麥總產量多20倍,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陸地的1000倍。海底石油可采儲量約3000億噸是世界石油總儲量的40%。海底錳(měng)結核可供人類使用上萬年。海水中還含有鈾、氫的同位素等多種核原料、大量無機鹽類等資源。海洋還蘊藏著巨大的潮汐能,據估計約有10億多千瓦。如果把波浪能和海流能也計算進去,就更可觀了。

2、無節制的汙染、掠奪性的開發,必然嚴重破壞人類***有的海洋環境。保護海洋就是保護人類***同的環境,就是保護人類的未來,這已成為人們的***識。

3、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至今那裏還生活著20多萬種生物。據統計,動物界有32個門類,其中23個生活在海洋裏。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海洋開發利用的範圍不斷擴大,給海洋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帶來壹些不利的影響,甚至造成嚴重破壞。最明顯的是,壹些海域魚類資源量急劇減少,某些海洋珍稀動植物瀕臨滅絕,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4、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可以保留壹部分不受人類幹擾的海域自然狀況,使各種海洋生物能夠保存下來,為人類持續利用,這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科學研究、文化教育、旅遊業都具重要意義。國際上把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作為衡量壹個國家海洋保護事業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標準之壹。

海洋藥庫

1、海參是壹種含有高蛋白的名貴海味。然而,妳可能沒有想到,有幾種海參會周智慧大海畫從 *** 釋放出壹種毒素,這種毒素具有抑制腫瘤的作用。

2、牡蠣,這種小小的貝類,十分鮮美可口。不過,它更大的價值卻是由於含有壹種抗生素。這種抗生素具有抗腫瘤作用。

3、鯊魚是壹種古老的海洋性魚類,在全世界分布較廣,***有260多種。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上許多科學家對鯊魚身體各部分的藥理、化學、生物化學及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悉心周智慧作品的研究,特別是對鯊魚體內抗腫瘤活性物質的研究更加引人註目。

礦產資源

海洋是礦產資源的聚寶盆。經過20世紀70年代"國際10年海洋勘探階段",人類進壹步加深了對海洋礦產資源的種類、分布和儲量的認識。

7.海洋知識的資料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壹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裏,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占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占2%。

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擴展資料:

壹、含鹽率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鹽分各處不同,平均約為3.5%,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無機鹽,最常見的是氯化鈉,即日用的食鹽。有些鹽來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來自地殼的巖石。

巖石受風化而崩解,釋出鹽類,再由河水帶到海裏去。在海水汽化後再凝結成水的循環過程中,海水蒸發後,鹽留下來,逐漸積聚到現有的濃度。海洋所含的鹽極多,可以在全球陸地上鋪成約厚500英尺的鹽層。

二、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指風暴潮災害、巨浪災害,海冰災害、海霧災害、大風災害及地震、海嘯災害等突發性的自然災害。

引發海洋災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氣的強烈擾動,如熱帶氣旋、溫帶氣旋等;海洋水體本身的擾動或狀態驟變;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縫等。海洋自然災害不僅威脅海上及海岸,有些還危及自岸向陸廣大縱深地區的城鄉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上述海洋災害還會在受災地區引起許多次生災害和衍生災害。如:風暴潮、風暴巨浪引起海岸侵蝕、土地鹽堿化;海洋汙染引起生物毒素災害,再引起人畜中毒等。

世界上經濟發達的海洋國家,以及有關國際組織,都很重視海洋災害的預警和防禦。海洋災害(現象)發生、發展、移行和消失的監視監測,是預警和防禦體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內容。全球範圍的海洋災害監視監測是通過海洋監測,(或觀測)網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