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歸園》有五首詩,是第三首。這首詩表面上寫的是田園之樂,表現了隱居山林的隱逸思想。但將這首詩與其他詩相比,作者的願望其實有其特殊的內涵。
種豆在南山下,草滿豆苗。
這兩句寫的是南山,種了豆子,草茂盛但苗稀疏。句子很平實,就像壹個老農站在那裏說話,讓人覺得很親切。
早晨,我忙於廢物和汙穢,我把蓮花帶回家。
為了不讓豆田荒蕪,詩人壹大早就下地了,晚上月光下回來。雖然很辛苦,但他沒有抱怨,這從“荷鋤歸鄉”的美景中可見壹斑。
路窄草木長,夕露沾衣。
衣不足惜,但不違願。
路窄草長,衣服卻濕了。有什麽可惜的?這句話看似平淡,但這種平淡恰恰體現了結尾句“但使願不違”,使得“願不違”得到了充分的強調。這裏的“願”包含了不在骯臟的現實世界中迷失自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