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哪些關於春夏秋冬的古詩,並賞析古詩

有哪些關於春夏秋冬的古詩,並賞析古詩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出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描寫夏天的古詩:

四時田園雜興(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所見(袁枚)

兒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小池(楊萬裏)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山亭夏日(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壹院香.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描寫秋天的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壹人.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

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贈劉景文(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壹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描寫冬天的古詩: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別董大(李白)

千裏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夜雪(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

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

詠梅(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來.

雪梅(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壹段香.

追問:

可不可以賞析壹下~~ 麻煩

追答:

《春曉》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壹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此詩沒有采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壹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壹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壹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壹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壹片明媚的春光,可以體味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正是這可愛的春曉景象,使詩人很自然地轉入詩的第三、四句的聯想:昨夜我在朦朧中曾聽到壹陣風雨聲,現在庭院裏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聯系詩的前兩句,夜裏這壹陣風雨不是疾風暴雨,而當是輕風細雨,它把詩人送入香甜的夢鄉,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麗,並不可恨。但是它畢竟要搖落春花,帶走春光,因此壹句“花落知多少”,又隱含著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無限遐想。 《小池》 此詩是壹首清新的小品。壹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這首詩描寫壹個泉眼、壹道細流、壹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壹只小小的蜻蜓,構成壹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帶入了壹個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壹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壹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壹個“惜”字,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為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壹個“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光,才以水為鏡,展現自己的綽約風姿。三、四兩句,詩人好像壹位高明的攝影師,用快鏡拍攝了壹個妙趣橫生的鏡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時序還未到盛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壹個尖尖角,壹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頭。壹個“才露”,壹個“早立”,前後照應,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 輸入內容已經達到長度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