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開篇明義,
《春夜喜雨》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壹首五言律詩,該詩是杜甫作於上元二年(761年)春天的壹首詩,當時詩人居住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草堂,過起了相對平靜的田園生活,詩人的心情也是恬靜閑適的。
壹場及時的春雨在夜晚時分灑向成都平原 ,這場及時的春雨讓詩人不勝欣慰,於是他提起筆來,壹氣呵成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詩歌。《春夜喜雨》,原詩如下: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詩題“春夜喜雨”四個字,不光寫出了詩作的季節和時間,也表現出了詩人的情感。詩題中的“喜”字是詩人對春雨的及時到來表現出的欣喜之情,這個“喜”字是表達情感、營造詩境、引領詩旨的關鍵字,全詩都是圍繞著詩人對春雨的欣喜之情進行的描寫,並在春雨的基礎上進行的想象。
在詩作的首聯,詩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之情,他開宗明義地肯定了春雨的及時到來,並發自內心地贊美了這場及時的春雨。
本詩壹開頭就用壹個“好”字贊美這場春雨。為什麽好呢,因為它是壹場及時的雨水。這裏就是把雨擬人化,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
因為春天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壹場及時的春雨可以讓植物得到滋潤,尤其是春雨對田地的莊稼的生長尤為重要。所以詩人面對這場及時到來的春雨,心情是格外興奮的。
頷聯寫春雨的綿柔和細密,是詩人對這場及時雨的進壹步描寫。這兩句詩不僅表明春雨是隨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春雨是有意滋潤萬物生長的,這是壹場及時而來的春雨。這兩句還寫明了春雨的行蹤,也寫明了春雨的作用,字裏行間到處洋溢著詩人的欣喜之情。
這種欣喜不已的情緒,將首聯中詩人的情感旋律延續著、加強著,頷聯這兩句在全詩的章法和行文上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這兩句將春雨的形和聲做了細致的描摹,如果用壹個詞語來形容杜甫筆下的春雨的話,“有形無聲”是恰如其分的,也是貼貼準確的。
頸聯是詩人從視覺的角度去描寫雨夜的景色。詩人放眼望去: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亮的,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沈沈的雲,地上也像天空中的雲壹樣黑,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沈沈的雲,地上也像雲壹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
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了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江船火獨明”是詩人對漁火的特寫,漁火和黑夜形成了色彩鮮明的對比,壹明壹暗,對比強烈,更加突出了夜晚的漆黑。
在頸聯中,詩人通過對夜晚和漁火的明暗對比,勾勒出雨夜的景象。在漫天密布的黑色雨雲之下,只有壹點江船漁火明亮著。這壹點江船漁火寄托著詩人對這場春雨盼望和期待的感情。頸聯的詩句意象,也為尾聯中詩意的遞進和詩人情感的升華做好了意境上的襯托和鋪墊。
尾聯是寫詩人想象中的雨後拂曉的錦官城裏的景象,錦官城是成都的別稱。詩人緊扣詩題《春夜喜雨》的喜悅心情,寫想象中的錦官城雨後清晨的動人景象。
詩人想象中的錦官城的春色是色彩清麗明艷的,詩人通過想象也生動地展現出春雨後錦官城明媚嬌艷的景色和詩人的喜悅的心情。
在詩人的想象中,錦官城煥然壹新的面貌都是因為這場知時節的春雨,詩人在尾聯表達出了對春雨的贊美之情,這是詩人對春雨欣喜之情的升華。此時詩意又與主題緊密地扣合在了壹起,景情交織,水乳交融。
詩人之所以在尾聯中寫道“花重錦官城”,這是由全詩的意境所決定的,尤其在尾聯中,詩人展開想象,他想在春夜之雨過後的早晨,迫不及待地進入錦官城,去看那經過春雨滋潤之後的花朵的姿態。
“花重錦官城”其實就是詩人腦海中浮現出的想象畫面:詩人放眼展望錦官城,他看到經過春雨滋潤的花瓣,愈加的嬌嫩愈加的鮮艷,錦官城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錦官城因為嬌艷的花朵而“錦上添花”。
在嬌艷的花朵點綴之下的錦官城是煥然壹新的,是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至此,詩人的喜雨之情將全詩喜悅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紅濕”指的是春雨滋潤下的花朵的顏色,寫出了花朵更加鮮艷、更加嬌嫩的的特點;“花重”是描寫花瓣的姿態,因為花瓣被春雨沾濕了,花瓣沾著雨水,顯得更加的飽滿沈重,更加的嬌艷欲滴。
詩人為什麽會這樣來寫春雨之後錦官城的花朵呢?只有把握了詩人這首五言律的基本審美特征,才能明白詩人用到的“花重”二字的含義。
這是詩人情感的渲染,“花重”二字用層次的重疊構成了視覺上的認知和詩歌整體的意境。舉個例子說明壹下,這就好比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渾然壹體的整體布局,既有整體布局的描繪勾勒,也有局部精細的工筆細描,“花重”二字恰好就體現了這種創作上的藝術性。
杜甫的《春夜喜雨》,從江船雨夜寫到拂曉初晴,首聯是詩人對這場及時春雨的贊美之情;頷聯是詩人對春雨形態的精工細描;頸聯是詩人從視角角度出發,寫雨夜的景象;尾聯是詩人的想象,詩人以展現在雨後嬌艷花朵裝扮下的錦官城為由,突出了對這場春雨的欣喜之情。
杜甫的《春夜喜雨》壹詩,除詩題外,全篇沒有壹個喜字,卻又處處流露出詩人的欣喜之情。由此也可以看出,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自然也是壹種發自內心的崇高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