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蘇軾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三國誌》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誌》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奇文***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2. 急求警示古文格言,如夫君子之行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誌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誌,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誌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誌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裏,悲傷嘆息,又怎麽來得及呢?
《誡子書》是修身立誌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誌,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
3. 選取壹句古文,要有壹定的教育警示作用,並結合自身經歷解析這句我最難忘的壹句名言是:“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話的出處是戰國的《商君書·戰法》,原句為“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後來說成“勝不驕,敗不餒”,意思是說勝利了不驕傲,失敗了不氣餒。當我真正體會到它的深刻含義時,還是從那件事以後——
那是壹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去上圍棋小課,我和宋青雨比賽下棋,規則是五局三勝。
我們鋪開棋盤,大戰開始了。壹開局,我就明顯地占了優勢,我以各種招術殺得他無路可逃,節節敗退,“啪,啪,啪”下到中盤時,他已明顯落敗,無法力挽狂瀾,只好投子認輸。第二盤也是這樣,我壹下子連勝兩盤。
第三盤開始了,我臉上明顯露出了驕氣,看看對手氣乎乎的樣子,心裏別提多高興,我得意洋洋,不把對手放在眼裏,不再像前兩盤壹樣,深思熟慮了,我想都不想,就“啪”地下去,臭招、昏招、隨手棋連連下出,自己地盤破綻百出,被他直搗黃龍府,慘敗。第四盤,我不服氣,貪吃對方的棋,可也許是求勝心切,操之過急,又輸了。這時,壹句名言在我腦海裏回蕩,“勝不驕,敗不餒”,“勝不驕,敗不餒”,我總結了總結,反省了反省,我應該以平常心對待每壹盤棋,而不能曾經勝利過就可以掉以輕心。
第五盤開始了,這是決勝盤,於是,我穩穩神,定定心,想好策略,有目的地向對方進攻,從開局到中盤,大家平分秋色,後來我用雙飛燕枷住了他的棋筋,導致他認輸了,最後我以三比二勝了他。
雖然這場比賽我勝了,但我意識到,我和他的水平其實旗鼓相當,只要稍有閃失,也會敗在對方手裏。同時,我更深刻體會到“勝不驕,敗不餒”的含義。下棋是這樣,學習也應該是這樣。
4. 要100句經典勵誌文言文語錄高級壹點的,,帶上翻譯,,必采納1、不以壹眚掩大德。
——《左傳》 譯:評價壹個人時,不能因為壹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壹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王之渙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妳就要再上壹層樓。
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妳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壹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壹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壹種表現。 6、良言壹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明代諺語 譯:壹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7、千經萬典,孝悌為先。
——《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8、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9、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11、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後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壹種收獲。
12、人固有壹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壹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餵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14、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盡管妳是壹個強者,可是壹定還有比妳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1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壹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19、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
——《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2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壹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裏自由遨遊。 2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壹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壹樣。 24、見侮而不鬥,辱也。
——《公孫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淩卻不挺身而出,是壹種恥辱的表現。 2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譯:千裏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2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27、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28、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壹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幹的事,就壹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同完成任務。
3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
5. 要經典的古文名句(100條)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湛奧》) 2.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蔔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11.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1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左傳·僖公十年》) 14.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5.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戰國策·趙策)) 18.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國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 20.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2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2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子罕》) 2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3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兩》) 3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述而》) 3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33.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3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論語》)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3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39.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權修》) 4O.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誰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41.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孟子·盡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醜)) 4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醜)) 46.生於優患,死於安樂。(《孟子·告於下》) 4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48.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魚我所欲也》) 50.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茍子·勸學))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與之俱黑。
(《茍子·勸學》) 52.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韓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呂氏春秋·盡數)) 54.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55.壹張壹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5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5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59.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間訓》) 60.失之毫厘,謬以千裏。(《史記·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列傳》) 62.智者千慮,必有壹失;愚者千慮,必有壹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63.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史記》) 64.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記》) 65.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史記·項羽本記》) 66.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記》) 67.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國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6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班固《漢書》) 70.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家則無徒。(班固《漢書·東方朔傳》) 7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72.行百裏者,半於九十。
(漢(逸詩句風雅逸篇四》) 7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範曄(後漢書·馮異傳)) 7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範曄(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75.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黃瓊傳)) 7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範曄《後漢書·班超傳)) 77.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雕 。(範曄《後漢書》) 78.老驥伏櫪 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小已。
(曹操《龜雖壽》) 79.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80.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
6. 警示“少說話”的文言文有哪些1.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出自:《論語·裏仁》
譯文:君子的修養要盡力使自己做到話語謹慎,做事行動敏捷
2、言多必有數短之處。出自《鬼谷子·中經》
譯文:話說多了壹定有失誤
3.閑靜少言,不慕名利。出自: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譯文:性情閑靜,說話不多,不羨慕名利。
4、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出自:《弟子規》
譯文:多說話不如少說話,說話要恰當無誤,實事求是,千萬不要花言巧語不如少說話。
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老子·五十六章》
譯文: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本質,故而不言。 言者不知,能描述出來的道理的人,還是沒有了解大道之變化無窮的本質。
7. 做錯事要知道後悔的古文句子有哪些1.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
2. 吾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論語》
3.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4. 見賢思齊焉,不見賢而內自省。——《論語》
5.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6.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何遜
7.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孟郊
8.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魏征傳》
9. 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10. 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後漢書》
11.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詡。——《警世通言》
12.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13. 學如逆水行舟,逆水行舟。——《增廣賢文》
14.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讒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15. 言必信 ,行必果。——《論語》
8. 文言文名言名句結交行 古人結交惟結心,此心堪比石與金。
金石易銷心不易,百年契合***於今。 今人結交惟結口,往來歡娛肉與酒。
只因小事失相酬,從此生嗔便分手。 嗟乎大丈夫,貪財忘義非吾徒。
陳雷管鮑難再得,結交輕薄不如無。 水底魚,天邊雁,高可射兮低可釣。
萬丈深潭終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 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
休將心腹事,說與結交知! 自後無情日,反成大是非。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湛奧》) 2.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蔔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11.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1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左傳·僖公十年》) 14.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5.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戰國策·趙策)) 18.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國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 20.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2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2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子罕》) 2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3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兩》) 3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述而》) 3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33.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3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論語》)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3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39.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權修》) 4O.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誰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41.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孟子·盡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醜)) 4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醜)) 46.生於優患,死於安樂。(《孟子·告於下》) 4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48.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魚我所欲也》) 50.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茍子·勸學))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與之俱黑。
(《茍子·勸學》) 52.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韓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呂氏春秋·盡數)) 54.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55.壹張壹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5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5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59.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間訓》) 60.失之毫厘,謬以千裏。(《史記·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列傳》) 62.智者千慮,必有壹失;愚者千慮,必有壹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63.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史記》) 64.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記》) 65.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史記·項羽本記》) 66.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記》) 67.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國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6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班固《漢書》) 70.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家則無徒。(班固《漢書·東方朔傳》) 7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72.行百裏者,半於九十。
(漢(逸詩句風雅逸篇四》) 7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範曄(後漢書·馮異傳)) 。
9. 文言文名句1、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夫夷以近, 則遊者眾;險以遠, 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 非常之觀, 常在於險遠,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
釋義:平坦而又近,那遊泳的人很多;危險遠去,那麽來的少。而時代的奇特、怪異,不尋常的觀察,常在險遠,但人們很少到這裏,所以,不是有誌向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2、孟子《魚我所欲也》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釋義:與蒼茫的青山、浩渺的夕陽相比,人生的榮辱得失或許也是轉瞬成空。如果可以,不妨活得稍微瀟灑壹些。
3、諸葛亮《誡子書》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釋義:“淡泊”是壹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壹直繼承贊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
4、佚名《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釋義:山上有林木,林木有枝,心喜歡妳啊妳不知道。
5、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釋義:兩人壹生壹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卻本來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