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聽濤圖的詩句
關於聽濤的詩句 1. 六和聽濤的詩文
《六和聽濤》揚眉八百裏錢塘江水,攜帶著五千年文化的泥土,滾滾流出了閩浙大地;三千丈錢塘江灣,敞開寬闊渾厚的臂膀來迎接凝香含綠的媚娘。
前面是浩瀚的東洋大海、吞雲吐日,後面是綿延的天竺雲峰、升煙托月,左邊是翠綠的太湖碧玉、靜影蕩波,右邊是明亮的千島珍珠、暈色秀春,上層是深邃的星空朗日、播光灑日,下層是堅實的磐石凈土。修生養息:壹花壹世界,壹葉壹菩提,六合歸壹方顯三魔寶地。
登塔送目,朗月清秋故國神州山河盡攬;憑欄凝視,翻江倒海壹線狂瀾鋪天蓋地;側耳細聽,鳴金倒戈萬馬千軍殺聲震耳。驚 嘆:聽濤入耳:十萬大軍席地來,旌旗漫卷天地開,頑石迸裂江堤潰,青山塌陷草木哀。
聽濤入心:激流澎湃明月裁,天光水影***徘徊,揚眉劍展青衫落,壹江秋水湧雲臺。聽濤入魂:滄海日升筆墨擡,汪洋月落印章開,吞並八荒繁雜地,壹屢海風滌胸懷。
至達:聞濤聲而不覺查,方為無心之胸;看秋水而不明晰,方覺大乘之法;感地動而不挪移,方成人間定慧。歌曰:天地六合祈祥福,威震錢塘寶塔出;歷盡浩劫功德在,四十二篇章經書。
雍容大度如老衲,江水清幽托浮屠;歷史典故有遺跡,風流韻事傳姑蘇。弄潮自有騰蛟漢,觀濤更在美女壚;海江潮水具特色,交叉壹線回頭哭。
清風伴月濤聲起,鼓角雷鳴天地酥;六合聽濤雲水落,無限感懷八荒除。 六和聽濤孫德振月輪崒峍海天寥,煙雨長虹祭爾茅。
吳越何堪弘淑苦,六和鐘韻對江潮。
2. 關於“濤”的詩句有沒有啊只要詩句裏面有“濤”字的
1、驚濤洶湧向何處,孤舟壹去迷歸年。——李白《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2、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李白《橫江詞六首》;
3、霜崖縞皓以合沓兮,若長風扇海湧滄溟之波濤。——李白《鳴臯歌,送岑征君》;
4、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李白《枯魚過河泣》;
5、簫鼓聒川嶽,滄溟湧濤波。——李白《發白馬》;
6、叱咤四海動,洪濤為簸揚。——李白《上雲樂》;
7、叱咤萬戰場,匈奴盡波濤。——李白《雜曲歌辭?白馬篇》;
8、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盧照鄰《巫山高》;
9、淡菜生寒日,鮞魚潠白濤。——李賀《畫角東城》;
10、心事如波濤,中坐時時驚。——李賀《申胡子觱篥歌》;
11、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郁林洲。———張籍《昆侖兒》;
12、驚濤千萬裏,無乃見鐘山。———李煜《亡後見形詩》
3. 帶濤的詩句
帶“濤”這個字的詩詞有《銅壺》和《山坡羊·北邙山懷古》。
1.《銅壺》--- 鄭板橋
口小腹大鼻耳高,烈火燒身稱英豪,
量小豈能容大物,二三寸水起波濤。
2.《山坡羊·北邙山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 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濤[ tāo ]
部首:氵 筆畫:10 五行:水 五筆:IDTF
基本解釋
1. 大波浪 :波~。浪~。驚~駭浪。
2. 像波濤的聲音 :松~陣陣。
相關詞匯
[組詞] 波濤 松濤 怒濤 狂濤 浪濤 林濤 雪濤 海濤 駭濤 層濤
[同音字] 嫍 幍 慆 夲 掏 槄 掏 絳 涭 滔
[同部首] 沂 澄 泊 湯 漢 沈 池 江 汝 沙
[同筆畫] 宸 乘 家 棲 殷 冢 淩 媧 惡 圓
4. 含有濤字的詩句
含有“濤”字的詩句有
1.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2.天接雲濤連曉霧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宋·李清照
3.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望海潮·東南形勝》 宋·柳永
4.弄濤兒向濤頭立
《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潘閬
5.壹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對酒》 清·秋瑾
6.壹棹碧濤春水路
《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晏幾道
7.薛濤箋上楚妃吟
《小重山·誰向晴窗伴素馨》 宋·張元幹
8.長江萬裏東註,曉吹卷驚濤
《水調歌頭·焦山》 宋·吳潛
9.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獻錢尚父》 唐·貫休
10.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
《贈白馬王彪·並序》 魏晉·曹植
11.萬頃風濤不記蘇
《浣溪沙·萬頃風濤不記蘇》 宋·蘇軾
12.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渡黃河》 明·宋琬
13.風聲翻海濤,雨點墮車軸
《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宋·陸遊
14.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15.八月奔濤,千尺崔嵬,砉然欲驚
《沁園春·觀潮》 清·吳偉業
16.含星映淺石,浮蓋下奔濤
《渡漢江》 唐·李百藥
17.漫雲濤吞吐,無處問豪英
《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宋·葉夢得
18.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唐·李白
19.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
《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 宋·柳永
20.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西河·大石金陵》 宋·周邦彥
5. 描寫浪濤的詩句
1、溟溟滄海浪濤深,霧蔽山巒不易尋。
紫蓋洞庭人駕鶴,虹霓城郭道為林。(宋·宋太宗·《緣識》)
2、溟溟滄海浪濤深,霧蔽山巒不易尋。(宋·宋太宗·《逍遙詠》)
3、浪濤中、幾度身嘗試(宋·魏了翁·《賀新郎》)
4、長淮風定浪濤寬,錦櫂搖搖上下灣。(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5、浪濤袞袞(宋·李曾伯·《八聲甘州》)
6、長淮風定浪濤寬(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九》)
7、浪濤震夜城(唐·無可·《送李使君赴瓊州兼五州招討使》)
8、瞥眼浪濤相吞屠(宋·陳造·《題蕪湖雄觀亭》)
9、伍胥魂激浪濤腥(宋·董嗣杲·《江湖偉觀》)
10、往為幾苦浪濤驚(宋·董嗣杲·《留分司衙》)
11、卷起浪濤白(宋·李曾伯·《過新灘作出峽行》)
12、浪濤江漢出眠峽(宋·鄭起·《鄂州南樓》)
13、歸夢屢涉滄浪濤(宋·樓鑰·《錢文季少卿以蜀中織成山谷廬山高為壽次韻》)
14、陣圖留與浪濤春(明·唐寅·《三顧草廬圖》)
15、四圍煙樹浪濤闊(宋·趙時遠·《鶯脰湖》)。
6. 關於春濤的詩詞
萬樹園賜宴圖
急鼓催日月,
熱血寫青春。
縱觀天下大勢,
談笑論古今。
腳下驚濤駭浪,
腹內萬馬千軍,
高歌向天尊。
少年有奇誌,
壹語定乾坤。
風裏來,
雨裏去,
始見真。
試看三冬過去,
萬花競繽紛。
天上百鳥爭唱,
人間萬民歡欣,
萬象皆更新。
今日作新篇,
時代最強音。
4.漁舟唱晚圖
“天高任鳥飛,
海闊憑魚躍。”
桃花園裏耕田,
汗水伴歡笑。
獨駕壹葉扁舟,
隨風四處漂流,
高唱《漁家傲》。
歌聲送溫情,
壹如春風到。
春風到,
冰雪融,
花枝俏。
處處江山如畫,
處處新風貌。
走過萬落千村,
看破滾滾紅塵,
吾今正年少。
漁舟唱晚時,
處處傳捷報。
7. 夜瀾聽濤遠,中國詩歌
這是壹首詞,原文如下:
八聲甘州夜瀾聽濤
文/圖 楚人《詞林正韻》
獻給用鮮血和生命押運“忠誠”的戰士
念月潺潺月夜還瀾,漸漸起江濤。
可眠燈火處,柔亭微現,帆過橫橋。
時隱時無如切,壹影朗聲搖。
寂靜欲天曉,霞射雲飄。
壹浪卷間壹浪,裂崖喧花處,試與天高。
緩緩聲聲削,風笛正蕭蕭。
誓許國、肝膽相語,盡鞠躬、憂國淚情豪。
牽心處、忠誠二字,熱血天驕。
關於聽濤圖的詩句 1. 關於“濤”的詩句有沒有啊只要詩句裏面有“濤”字的
1、驚濤洶湧向何處,孤舟壹去迷歸年。——李白《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2、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李白《橫江詞六首》;
3、霜崖縞皓以合沓兮,若長風扇海湧滄溟之波濤。——李白《鳴臯歌,送岑征君》;
4、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李白《枯魚過河泣》;
5、簫鼓聒川嶽,滄溟湧濤波。——李白《發白馬》;
6、叱咤四海動,洪濤為簸揚。——李白《上雲樂》;
7、叱咤萬戰場,匈奴盡波濤。——李白《雜曲歌辭?白馬篇》;
8、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盧照鄰《巫山高》;
9、淡菜生寒日,鮞魚潠白濤。——李賀《畫角東城》;
10、心事如波濤,中坐時時驚。——李賀《申胡子觱篥歌》;
11、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郁林洲。———張籍《昆侖兒》;
12、驚濤千萬裏,無乃見鐘山。———李煜《亡後見形詩》
2. 描寫浪濤的詩句
1、溟溟滄海浪濤深,霧蔽山巒不易尋。
紫蓋洞庭人駕鶴,虹霓城郭道為林。(宋·宋太宗·《緣識》)
2、溟溟滄海浪濤深,霧蔽山巒不易尋。(宋·宋太宗·《逍遙詠》)
3、浪濤中、幾度身嘗試(宋·魏了翁·《賀新郎》)
4、長淮風定浪濤寬,錦櫂搖搖上下灣。(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5、浪濤袞袞(宋·李曾伯·《八聲甘州》)
6、長淮風定浪濤寬(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九》)
7、浪濤震夜城(唐·無可·《送李使君赴瓊州兼五州招討使》)
8、瞥眼浪濤相吞屠(宋·陳造·《題蕪湖雄觀亭》)
9、伍胥魂激浪濤腥(宋·董嗣杲·《江湖偉觀》)
10、往為幾苦浪濤驚(宋·董嗣杲·《留分司衙》)
11、卷起浪濤白(宋·李曾伯·《過新灘作出峽行》)
12、浪濤江漢出眠峽(宋·鄭起·《鄂州南樓》)
13、歸夢屢涉滄浪濤(宋·樓鑰·《錢文季少卿以蜀中織成山谷廬山高為壽次韻》)
14、陣圖留與浪濤春(明·唐寅·《三顧草廬圖》)
15、四圍煙樹浪濤闊(宋·趙時遠·《鶯脰湖》)。
3. 夜瀾聽濤遠,中國詩歌
這是壹首詞,原文如下:
八聲甘州夜瀾聽濤
文/圖 楚人《詞林正韻》
獻給用鮮血和生命押運“忠誠”的戰士
念月潺潺月夜還瀾,漸漸起江濤。
可眠燈火處,柔亭微現,帆過橫橋。
時隱時無如切,壹影朗聲搖。
寂靜欲天曉,霞射雲飄。
壹浪卷間壹浪,裂崖喧花處,試與天高。
緩緩聲聲削,風笛正蕭蕭。
誓許國、肝膽相語,盡鞠躬、憂國淚情豪。
牽心處、忠誠二字,熱血天驕。
4. 帶濤的詩句
帶“濤”這個字的詩詞有《銅壺》和《山坡羊·北邙山懷古》。
1.《銅壺》--- 鄭板橋
口小腹大鼻耳高,烈火燒身稱英豪,
量小豈能容大物,二三寸水起波濤。
2.《山坡羊·北邙山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 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濤[ tāo ]
部首:氵 筆畫:10 五行:水 五筆:IDTF
基本解釋
1. 大波浪 :波~。浪~。驚~駭浪。
2. 像波濤的聲音 :松~陣陣。
相關詞匯
[組詞] 波濤 松濤 怒濤 狂濤 浪濤 林濤 雪濤 海濤 駭濤 層濤
[同音字] 嫍 幍 慆 夲 掏 槄 掏 絳 涭 滔
[同部首] 沂 澄 泊 湯 漢 沈 池 江 汝 沙
[同筆畫] 宸 乘 家 棲 殷 冢 淩 媧 惡 圓
5. 關於春濤的詩詞
萬樹園賜宴圖
急鼓催日月,
熱血寫青春。
縱觀天下大勢,
談笑論古今。
腳下驚濤駭浪,
腹內萬馬千軍,
高歌向天尊。
少年有奇誌,
壹語定乾坤。
風裏來,
雨裏去,
始見真。
試看三冬過去,
萬花競繽紛。
天上百鳥爭唱,
人間萬民歡欣,
萬象皆更新。
今日作新篇,
時代最強音。
4.漁舟唱晚圖
“天高任鳥飛,
海闊憑魚躍。”
桃花園裏耕田,
汗水伴歡笑。
獨駕壹葉扁舟,
隨風四處漂流,
高唱《漁家傲》。
歌聲送溫情,
壹如春風到。
春風到,
冰雪融,
花枝俏。
處處江山如畫,
處處新風貌。
走過萬落千村,
看破滾滾紅塵,
吾今正年少。
漁舟唱晚時,
處處傳捷報。
6. 文徴明的聽泉圖詩句
1. 文徵明《聽泉圖》屬詩,原詩:
空山日落雨初收,煙樹沈沈水亂流。
獨有幽人心不競,坐聽寒玉意遲留。“
這是描寫畫中人坐於流泉邊, 側耳凝神,與泉聲相應的神態。
2. 《聽泉圖》款未署年月,除征明詩外,尚有王守王寵兄弟和詩,文征明於四十九歲二月,曾與王守、王寵等遊惠山,於二泉亭下品茗,作有惠山茶會圖,此圖可能也作於五十歲前後。
3. 畫壹高士著朱衣,坐於流泉旁,樹以細筆點寫,或胡椒、或芥字、或平頭,有蒼茫朦朧意。遠樹以雲煙烘斷,尢能得飄渺之意。近樹先以淡墨點葉及畫幹,以焦墨覆蓋,更顯濃郁深秀。遠景不作繁瑣,僅見清泉從山口入,兩岸水邊微見萋草,山石皴筆不多,用墨多次漬染,得其堅實厚重,深具王蒙筆意。石橋架於兩岸,小溪則曲折而下,水流至此方始湍急,高士側耳凝神,與泉聲相應。樹幹用赭墨,山石在赭石上以草綠螺青分染,凝重之氣,直透眉宇。
7. 含有濤字的詩句
含有“濤”字的詩句有
1.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2.天接雲濤連曉霧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宋·李清照
3.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望海潮·東南形勝》 宋·柳永
4.弄濤兒向濤頭立
《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潘閬
5.壹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對酒》 清·秋瑾
6.壹棹碧濤春水路
《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晏幾道
7.薛濤箋上楚妃吟
《小重山·誰向晴窗伴素馨》 宋·張元幹
8.長江萬裏東註,曉吹卷驚濤
《水調歌頭·焦山》 宋·吳潛
9.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獻錢尚父》 唐·貫休
10.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
《贈白馬王彪·並序》 魏晉·曹植
11.萬頃風濤不記蘇
《浣溪沙·萬頃風濤不記蘇》 宋·蘇軾
12.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渡黃河》 明·宋琬
13.風聲翻海濤,雨點墮車軸
《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宋·陸遊
14.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15.八月奔濤,千尺崔嵬,砉然欲驚
《沁園春·觀潮》 清·吳偉業
16.含星映淺石,浮蓋下奔濤
《渡漢江》 唐·李百藥
17.漫雲濤吞吐,無處問豪英
《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宋·葉夢得
18.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唐·李白
19.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
《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 宋·柳永
20.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西河·大石金陵》 宋·周邦彥
8. 有關國畫的詩詞
1、墨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2、畫 王安石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3、清 釋敬安
題《寒江釣雪圖》
垂釣板橋東,雪壓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魚嚼梅花影。
4、明 錢宰
題《長江霽雪圖》
昔年壯遊下江漢,霽雪千峰排兩岸。
今年看畫憶舊遊,萬裏江山如昔玩。
岷峨岡脊來蜿蜒,青城壹峰高插天。
東馳衡山走千裏,
匡廬五老下與十城北固緊相連。
冰巒雪壑互起伏,照見日華破初旭。
神光混茫元氣浮,奮如巨鰲簸坤軸。
爛如秋空雲,浩如滄海濤。
又如瑤臺銀闕天上頭,
皎皎白月空秋毫。
回光下照中流水,風吹河漢銀雲起。
中流空闊不勝寒,壹洗丹碧秋漫漫。
山川歷歷真偉觀,來往十年遊未半。
不如雲瀛樓上來倚欄,
壹日看遍江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