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中“惠風”“清氣”摘自《蘭亭集序》中“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名句,蘊含著對新年的祝福。
春聯,又稱“春貼”、“門對”、“對聯”,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壹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
春聯又稱“門對”、“春貼”,王安石的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寫的便是貼春聯這壹傳統習俗。春聯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
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春聯是中國人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著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早期春聯:
春聯起源於周代的桃符,桃符就是橫在大門兩側的長方形木板。據說桃木有趨避鬼邪的作用,所以每年正月初壹大家都會將桃符置於大門兩邊。
唐朝以後,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
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壹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