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第壹句就開門見山,直接點出了滕王閣的高,以及滕王閣所處的位置,正對著江中的壹小塊陸地。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能看到江中的壹小塊陸地,說明樓是很高的,可以遠望,可以俯視。 這麽好的壹座高樓,現在怎麽樣了呢?
第二句中的“罷”字使詩情發生了轉折。 “罷”字有“舍棄、廢除”的意思,在這裏專指“撤去樓上的裝飾”。“佩玉鳴鸞”指當年掛著琳瑯玉佩、坐著鸞鈴馬車登閣赴會的滕王及其賓客。
當時的場面應該是非常豪華、非常熱鬧的,而現在呢? 這些都沒有了,如此光鮮亮麗的場景都成為了回憶,在詩人的眼中,都成了“歷史的陳跡”。 如今的滕王閣是“罷簾櫳、罷 Rak、罷xie”的,是“空”的。
開頭兩句話壹句寫空間,壹句寫時間,剛開始的興致勃勃馬上就變得意興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