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是平度山,蘇軾的足跡,平度的古洞。我不覺得我在雲裏。擡頭看看,環顧四周,努力,寬廣,讓我攀上日月星辰。平度是世界古代名山,我自信山中歲月閑。下午,我被鴿子吵醒,清晨,我聽著小鹿催我幹活。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蘇軾從成都到汴京(今開封),途經豐都,寫有《平度山居》等詩。(註)(1)平度山:據《豐都縣誌》記載:“治東北。石徑蜿蜒,綠樹成蔭,梵天初現。舊誌是平福,紫宅是真仙之家。漢代神仙尹長生、王在此煉丹。傳馬谷有絕句。”(2)聶:踏、踏的意思。(3)眼睛:音木,壹般指眼睛。(4)幹坤:《周易》兩卦,指陰陽對立的力量。這個外延就是天堂和地球的代名詞。據說鬼城因其名而聞名。逛鬼城給人壹種參觀古代寺廟建築的直覺。這裏的寺廟觀始建於西晉,明清時期達到頂峰。清代,名山上有48座建築風格獨特的寺廟,大部分保存和修復至今。
名山上的主要景點有:哼哈寺、報恩殿、乃河橋、玉皇殿、白子殿、無常殿、大雄寶殿、鬼門關、黃權路、望鄉臺、田字殿、二仙樓、城隍廟、九蟒殿等。山上有蘇軾、陸遊、範成大等名人題字。遊覽了名山陰鬼都後,人們跨過壯觀的仿古建築鐵索吊橋——“陰陽橋”,在太陽的正中央到達雙桂山。
名山之西,有“鬼宮”、“胤祀街”等仿古建築,是中國最大的鬼神文化人文景觀,也是西南地區最壯觀的動態文化景觀。
天子廟,位於名山之巔,是北陰帝的所在地,是地獄的最高統治機關。坐在正殿大堂的是莊嚴凝重的陰天,後面是皇帝和皇後。陰天,兩邊站著六個功曹,底下站著四個評委,10尹帥對面。四位評委要麽面帶微笑,要麽面無表情,讓人覺得捉摸不透。10青面獠牙的大陰帥。正殿兩側的廂房是東西地獄,墻壁是執法王。還有地獄行刑的畫面,有烙印、上刀山、下火海、鋸、磨、推、五馬崩等刑罰。有人批評鬼城不道德。其實整個鬼城都包含著這樣壹個道理:因為社會現實中有“鬼”,人的觀念中有“鬼”,所以才有造神收鬼的人。“道高壹尺魔高壹丈”。鬼城世界的陰森恐怖,正是為了襯托出治鬼的強大手段。
歷朝歷代的人們在滄桑巨變中,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心中的奢望,建造了陰陽師、乃河橋、十八層地獄等眾多景點,並根據道家、佛家、儒家的理論,塑造了大量的人、鬼、神的形象。傳統中國有許多迷信。據說人死後總會到長江北岸的豐都“鬼城”報到,在那裏接受閻羅天子的審判,判斷功過善惡,安排來世。這些流浪的亡魂,拿著蓋有“胤祀”、“城隍”、“豐都縣府”三個印章的“道路指南”(護照),趕到豐都“鬼城”投胎升天,不敢耽擱,否則來遲了就成了孤魂野鬼,永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