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吉辰
故人西辭黃鶴摟,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流誦千古的詩篇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在黃鶴樓依依惜別友人孟浩然時真實感情的流露,現在人們吟頌起來仍然感人至深。
黃鶴樓與嶽陽的嶽陽樓、南昌的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原址在武昌蛇山黃鵠磯頭,相傳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其實,三國時在此臨江建樓,是出於軍事需要,後來逐漸演變成人文景觀,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最後壹次毀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的大火。可以說黃鶴樓是武漢的標誌性建築。歷代名人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蘇東坡、陸遊、範成大、黃遵憲等曾先後到這裏吟詠,留下了許多豪放激越的詩篇。
其中,唐朝詩人崔顥的詩篇最為有名:“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詩篇突破了時空,發揮了想像力,深刻地抒發了作者對這座千年名樓中“黃鶴”壹去不返的悵惘懷念之情。據說後來號稱“詩仙”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壹首歌詠“黃鶴樓”的詩時,卻見題在墻壁上崔顥的“黃鶴樓”詩,讀後感慨萬分,自愧不如,只好無奈地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個“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美好傳說,使黃鶴樓的名氣大盛,由自然景觀成為壹處著名的歷史人文景觀。
那麽,人們盡情吟詠的“黃鶴”從何而來?自然界果真有如此神奇的黃鶴嗎?這裏面還有許多深奧的知識呢!
“黃鶴”從何而來?
學者們長期認真深入的進行了考證,結果提出兩種學說。壹些學者認為:“黃鶴”應當是“黃鵠”的誤傳,古老的黃鶴樓應當正名為“黃鵲樓”。
主張這種“誤傳”學說的學者主要有兩個理由根據,壹個理由是在自然界並沒有黃鶴這個物種。我們知道:鶴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現存15種,多屬於珍禽,亞洲尚存9種。這9種在我國均有分布,像白頭鶴、丹頂鶴、白枕鶴、灰鶴、黑頸鶴、白鶴、赤頸鶴、白頭鶴、衰羽鶴等,大多屬於嚴禁狩獵的壹類保護鳥類,尤以赤頸鶴更為瀕臨滅絕危險的珍禽,自然界僅存10余只。在世界各國的鶴類中,動物學家卻從來沒有發現過“黃鶴”,而在江漢地區壹般多見的僅是“灰鶴”。
那麽黃鶴樓的命名從何而來呢?這些學者認為,原來“黃鶴”是從“黃鵠”通變而來的。文章開頭說過,武昌蛇山上有壹地名叫“黃鵠磯”,上邊蓋的樓自然應該叫“黃鵠樓”,就如嶽陽樓地處嶽陽壹樣。人們又好奇地問:黃鵲是壹種什麽鳥呀?答案是:它就是美麗的天鵝。清《說文通訓定聲》謂:“鵠形似鶴,色蒼黃,亦有白者,其翔極高,——名天鵝。”《辭源》介紹:“鵠,水鳥名,似雁而大,全身色白,頸長,嘴根有瘤,色赤黃,故又謂之黃鵠。俗稱天鵝。”《中國動物誌》中也指出:“古之鵠即今之天鵝。”
原來“黃鵠”就是普普通通的天鵝啊!而在我國古文中,鶴與鵠是互為通用的兩個字,《元和誌》中指出:“黃鶴樓在武漢市蛇山的黃鵠磯頭,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也記有:“黃鶴山,壹名黃鵠山。”這些史料都可以證明古文鶴與鵠是互為通用的例子。於是由此“黃鵠樓”逐漸演變而成“黃鶴樓”,以訛傳訛,流傳至今。這就是主張“誤傳”學者的第二個主要理由。
神秘的“仙鶴”傳說
可是大多數學者卻不同意“誤傳”的說法,他們認為,“黃鶴”就是神仙乘坐的仙鶴,凡世間沒有才增加了神秘色彩。古代帝王都以黃色為富貴尊嚴之色,為五色之尊。史書《寰宇記》中記載了壹個優美的傳說:三國時期,有壹位名叫“費棉”的仙人,經常“乘黃鶴於此憩駕,故號為黃鶴樓。”還有另壹個優美傳說,據《極恩錄》記載,黃鶴樓原址原為辛氏開設的壹個小酒店,辛氏非常勤勞善良,壹次,有壹位老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壹只“黃鶴”,告之這只神奇的黃鶴它能下來起舞助興。每當酒店開門,體態瀟灑的黃鶴就下來高聲鳴叫,起舞助興,舞姿優雅。從此賓客盈門,小酒店的生意非常興隆。過了10年,老道士復來,取笛吹奏,在眾目睽睽之下,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勤勞善良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她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據史書記載:我國遠在春秋時代,就開始馴養鶴了,而“黃鶴樓”的樓名,在三國時期就有了記載,可見黃鶴樓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自東漢以後,道教盛行,鶴與神仙相伴,成為仙鶴,號“蓬萊羽士”,身價顯赫,成為統治者相互贈送的貴重禮品。唐代是鶴的鼎盛時期,更加身價百倍,文人雅士爭相頌揚,以至“家家皆養鶴,雞鳴鶴亦鳴”,在當時真可能出現“鶴立雞群”的景象。此時,雍容華貴、身姿瀟灑的仙鶴,其地位僅次於傳說中的鳳凰了。我國疆域遼闊,氣候多樣,江河湖泊星羅棋布,還有大面積的沼澤濕地,這些都是鶴類喜愛的條件,因此我國成為世界上產鶴最多的國家。已經有許多學者正式提議,將珍禽丹頂鶴作為我國的“國鳥”。
的確,自然界中鶴身姿瀟灑,步履輕盈,壽命長,是鳥類中的老壽星,能活80多歲呢!是長壽吉祥的象征,人們經常取名“鶴壽”、“鶴齡”、“鶴年”,就是企望健康長壽之義。鶴屬候鳥,它的飛翔力極強,春秋時節,南北往返遷移,需要行程漫漫數千裏,能飛躍世界最高山峰,有登山隊員親眼看見鶴群飛過喜馬拉雅山的壯觀場面。鶴還是“愛情忠貞”的象征,由於鶴屬於單配性鳥,壹旦配偶,結伴終身,成對棲息,雙雙起舞,配偶去世,孤單壹生。另外,由於“黃鶴壹去不復返”這壹句唐詩流傳很廣,寓意深刻,後來人們引申永不再現的事物為“杳無黃鶴”。
除此之外,還有的動物學家特地指出:經過考古發現,遠古時期地球上曾有30多種鶴,後來由於環境變遷,陸續滅絕了壹半多的鶴種,這滅絕的鶴種僅留下骨骼化石,它們中是否有黃鶴誰也說不清。而且在古代也會有物種變異,偶然出現壹只黃羽毛的“黃鶴”,也是很有可能的。古代文人見到或聽到罕見之黃鶴,認為不是凡間之鳥,加上豐富的想像力。就與天宮神仙相連,稱為仙鶴,也是很自然的。當然,這種說法僅僅是壹種科學設想,因為目前誰也無法證明啊。
重現“鶴繞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古老的黃鶴樓現在已經修繕壹新,以它那優美的傳說和雄偉的建築,迎接中外遊客。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樓***五層,高50.4米,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壹。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樓前,有壹只伸頸揚頭、舞姿瀟灑的黃鶴塑像,引發遊人無限神奇的想像!
黃鶴樓內部***五層,層層的風格各不相同。底層為壹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正面壁上為壹幅巨大的“白雲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二樓大廳正面墻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謹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壹幅是“孫權築城”,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歷史;另壹幅是“周瑜設宴”,反映三國名人在黃鶴樓的活動。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繡像畫”和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幾個小廳,內置當代名人字畫。頂層大廳有《長江萬裏圖》等精美長卷壁畫。
最近傳來消息:鶴繞“黃鶴樓”的美麗傳說,即將在武昌蛇山變成現實!有關部門正在實施壹項“千年鶴歸”計劃,招來30只丹頂鶴為名樓增色。“千年鶴歸”計劃將從黑龍江引進的是國家壹級保護動物丹頂鶴,以其替代傳說中的黃鶴(因為誰也無法找到“黃鶴”啊),這些珍禽丹頂鶴經過多年馴化,能聽懂馴鳥師的指令,還能翩翩起舞,每天上午和下午,將安排丹頂鶴從黃鶴樓北邊的牌坊處壹起起飛,環繞黃鶴樓飛行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