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於杜甫的春望的詩句

有關於杜甫的春望的詩句

1.杜甫的春望古詩

答:壹、杜甫的春望古詩

春望

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二、春望古詩的具體意思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了簪了。

三、春望古詩寫作特點

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沈,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沈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2.杜甫的春望古詩

答:壹、杜甫的春望古詩 春望 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二、春望古詩的具體意思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了簪了。 三、春望古詩寫作特點 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沈,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沈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3.杜甫的《春望》全詩

國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②。烽火連三月③,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④不勝簪⑤。註釋①國破山河在:言山河依舊,而人事已非,國家殘破。

春到京城,而宮苑和民宅卻荒蕪不堪,雜草叢生。②這兩句有兩種解說:壹說是詩人因感傷時事,牽掛親人,所以見花開而落淚(或曰淚濺於花),聞鳥鳴也感到心驚。

另說是以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二說皆可通。

③連三月:是說戰爭從去年直到現在,已經兩個春天過去了。抵萬金:家書可抵萬兩黃金,極言家信之難得。

④渾欲:簡直要。欲:將要⑤不勝簪:頭發少得連發簪也插不住了。

勝:承受。

4.杜甫的《春望》全詩

標題:春望 作者:杜甫 <唐> 體裁:詩 格律:五言律詩

原文

國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②。

烽火連三月③,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④不勝簪⑤。

註釋

①國破山河在:言山河依舊,而人事已非,國家殘破。春到京城,而宮苑和民宅卻荒蕪不堪,雜草叢生。

②這兩句有兩種解說:壹說是詩人因感傷時事,牽掛親人,所以見花開而落淚(或曰淚濺於花),聞鳥鳴也感到心驚。另說是以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二說皆可通。

③連三月:是說戰爭從去年直到現在,已經兩個春天過去了。抵萬金:家書可抵萬兩黃金,極言家信之難得。

④渾欲:簡直要。欲:將要

⑤不勝簪:頭發少得連發簪也插不住了。勝:承受

譯文

參考譯文1

國家已經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裏又是春天了,但是經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讓人流淚,覺得花好像也在流淚;雖然到處是春鳥和鳴,但心裏由於和家人離別而憂傷,聽了鳥鳴,不僅不高興,還讓人驚心。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裏已久無音訊,壹封家信可以抵得上壹萬兩黃金那麽寶貴。由於憂傷煩惱,頭上的白發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戴不了了。

參考譯文2

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戰火連綿,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痛苦中我的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沈。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

5.杜甫的古詩 春望

春望

詩人:杜甫 朝代: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古詩賞析

註釋

①國:指京城長安。

②感時:感嘆時事。

③花濺淚:看見花就淚水飛濺。

④鳥驚心:聽到鳥的叫聲使人心驚。

⑤烽火:這裏指戰爭。

⑥抵:值。

⑦短:短少。

⑧渾:簡直。

⑨簪:古代男子成年後把頭發綰在頭頂上,用壹根簪別住。

譯文

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戰火連綿,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痛苦中我的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賞析

被安史叛軍焚掠壹空的長安城,雜草叢生,滿目荒涼。詩人憂時傷亂,觸景生情。全詩由「望」著筆,情景相融。層層推進,環環相扣,由憂國到思家,情感愈來愈強、逐漸具體、逐漸深入。讀罷全詩,滿腹焦慮、搔首而嘆的詩人恍若眼前。

此詩以深沈凝練、言簡意多聞名。遣詞用字,精當準確,含蘊豐富。

6.杜甫的春望裏寫詩句

《春望》是唐朝詩人杜甫的壹首五言律詩。

這首詩的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淒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淒苦哀思。 詩的前四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緊扣題目《春望》所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壹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繼而壹個“深”字,令人滿目淒然。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營造了氣氛。

同時此聯對仗工整,圓熟自然,詩意跌宕。“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對照強烈。

“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這兩句通常解釋為,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另壹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

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壹則觸景生情,壹則移情於物,都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本聯以“感時”壹語承上,以“恨別”壹語啟下,章法分明。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沈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思念親人。

縱觀全詩,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深沈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來壹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7.杜甫的《春望》

春望 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點擊此處查看/隱藏全部註釋 1.國破山河在:言山河依舊,而人事已非,國家殘破。

春到京城,而宮苑和民宅卻荒蕪不堪,雜草叢生。 2.這兩句有兩種解說:壹說是詩人因感傷時事,牽掛親人,所以見花開而落淚(或曰淚濺於花),聞鳥鳴也感到心驚。

另說是以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二說皆可通。

3.連三月:是說戰爭從去年直到現在,已經兩個春天過去了。抵萬金:極言家信之難得。

4.渾欲:簡直要。不勝簪:頭發少得連發簪也插不住了。

這首詩是至德二年(757)三月所作。杜甫此時仍陷於安史叛軍占據的長安,詩人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不禁觸景生情,發出深重的感慨與憂傷。

首二句從大處著眼,是悲壯之筆;次二句從小處落筆,言見花開而落淚,聞鳥鳴而驚心。沈得潛註意到這兩句詩是"樂處皆可悲"(《唐詩別裁》)的對比式寫法。

五六句寫憂國憂家之愁,七八句寫愁之深切。全詩情景交融,憂國念家之情深切感人,尤其五、六兩句,因道出人類生活中的壹種普遍的精神現象,遂成廣為傳誦之名句。

司馬光曾提倡寫詩"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他說"近世詩人唯子美最得詩人之體",並舉此詩為例(見《溫公續詩話》)。

又《唐詩分類繩尺》雲:"子美此詩,幽情邃思,感時傷事,意在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