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李白的詩關於劍的

李白的詩關於劍的

1、《贈何七判官昌浩》

作者李白?朝代唐

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

心隨長風去,吹散萬裏雲。

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

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

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

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

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

白話翻譯:

有時我忽覺心情惆悵,兀然獨坐直至夜半。天亮時空懷壯誌,仰天長嘯,,欲為世間解亂釋紛,壹展懷抱。

我的心隨長風直上萬裏,吹散天空中的浮雲。我羞作濟南伏生,九十多歲了還在啃書本,吟誦古文。

不如撰劍而起.到沙漠上去拚殺廝鬥,為國立功。壹輩子老死於阡陌之間,怎能揚大名呢?夫子您是當今的管仲和樂毅,英才名冠三軍。我想您終會壹起建功立業,豈能壹輩子與長沮、桀溺為伍呢?

2、《發白馬》

作者李白?朝代唐

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

簫鼓聒川嶽,滄溟湧濤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無寒歌。

鐵騎若雪山,飲流涸滹沱。

揚兵獵月窟,轉戰略朝那。

倚劍登燕然,邊烽列嵯峨。

蕭條萬裏外,耕作五原多。

壹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白話翻譯:

將軍從白馬津出發,張展旌旗跨渡黃河。簫鼓聲震動川嶽,氣勢壯大如海上湧起的波濤。

武安縣有戰事,戰事浩大,把武安縣的屋瓦全都震落了,但戰場上兵士氣勢昂揚,沒有慷慨的悲歌。

鐵騎如若是在雪山上行走,那馬飲的水之多,能讓滹沱河的水全部幹涸。戰爭在最西部的月窟發起,後來又轉戰到朝那。

倚劍登上燕然山,那裏邊峰嵯峨,戰爭頻繁。萬裏之外十分蕭條,唯有五原的耕作多。希望能夠壹掃大漠對中原的威脅,能以武力制伏大漠的胡虜。

3、《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

作者李白?朝代唐

我把兩赤羽,來遊燕趙間。

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閑。

觀兵洪波臺,倚劍望玉關。

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

擊築落高月,投壺破愁顏。

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

白話翻譯:

我把握著兩袋紅色羽毛箭,來到河北,古之燕國和趙國的地方

正是射殺天狼----騷亂的北方少數民族的時候,目睹軍情激揚萬分

在邯鄲洪波臺觀看兵卒演習作戰,我身佩長劍,遙望北疆的關塞

我想請纓參戰,不願意羈旅在南方的古越國地帶,我要直趨燕然山,銘功勒石

將軍的龍虎旗在風中獵獵,動員會上的歌聲仍然在耳邊不停歇

壯士擊築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憂愁在投壺的活動煙消雲散

我相信我們壹定能夠百戰百勝,壹舉把鬼子們全部掃光才回家鄉

4、《北風行》

作者李白?朝代唐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壹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白話翻譯:

傳說在北國寒門這個地方,住著壹條燭龍,它以目光為日月,張目就是白晝而閉目就是黑夜。這裏連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風怒號而來。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壹片壹片地飄落在軒轅臺上。

在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裏,幽州的壹個思婦,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緊鎖。她倚著大門,凝望著來往的行人,盼望著她丈夫的到來。她的夫君到長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長城那個地方可是壹個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妳可要保重啊。

丈夫臨別時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壹個虎皮金柄的箭袋。裏面裝著壹雙白羽箭,壹直掛在堵上。上面結滿了蜘蛛網,沾滿了塵埃。如今其箭雖在,可是人卻永遠回不來了他已戰死在邊城了。

人之不存,我何忍見此舊物乎?於是將其焚之為灰矣。黃河雖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離死別之恨,如同這漫漫的北風雨雪壹樣鋪天蓋地,無邊無垠。

5、《塞下曲六首·其壹》

作者李白?朝代唐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白話翻譯:

五月的天山仍是滿山飄雪,只有凜冽的寒氣,根本看不見花草。

只有在笛聲《折楊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現實中從來就沒有見過春天。

戰士們白天在金鼓聲中與敵人進行殊死的戰鬥,晚上卻是抱著馬鞍睡覺。

但願腰間懸掛的寶劍,能夠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