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只嘆不是男兒身

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只嘆不是男兒身

《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謝道韞,這位生卒年月均無記載的女子,卻位列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壹,其才情,其剛毅,其胸懷,足令許多男子汗顏。伊人雖逝去已久,她的風采、她的事跡依然令人遐想追思,讀之、論之,不禁扼腕嘆息。

那是東晉年間,壹個下雪的冬日,建康城烏衣巷,謝安正與子侄們壹起談文論詩。望著屋外滿天雪花,謝安發問“白色紛紛何所以‘’,8歲的侄子謝朗搶答“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未言。此時,7歲的謝道韞略作思索,答“未若柳絮隨風起”,謝安大笑。這是謝道韞留於歷史的點點痕跡,見於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壹句“未若柳絮因風起”,類比貼切,醉人醉心,盡顯其才情,“詠絮之才”壹詞從此產生。

謝道韞的父親是朝廷的安西將軍謝奕,常年在外為官,又英年早逝,叔父謝安就擔起了教育她的責任。那是壹個崇尚自由、追求本真的時代,謝安既有經天緯地之學,又有寬容民主之風,講究用言傳身教影響孩子,教導出了謝家壹批優秀的青年才俊。謝道韞正是其中之壹。

謝道韞不僅自身好學多才,而且擔負起教導弟弟謝玄的責任。看到謝玄小時候不思進取,謝道韞說:“妳為什麽不思進取?是被那些塵世瑣事影響分心了嗎?還是妳本身沒有天賦和才能?”當然,謝玄不是沒有才華之人,經姐姐勸誡,謝玄幡然醒悟,奮發上進,終成壹代名將,在淝水之戰大放異彩。所以,據《世說新語·賢媛》記載,謝玄壹直非常尊重姐姐謝道韞。

然而,時代的局限性,誰都不能幸免。作為世家大族的子女,謝道韞終究不能逃脫門當戶對、包辦婚姻的束縛。當時,與謝家最相當的,就是那個出了書聖王羲之的王家。謝安精挑細選,讓謝道韞嫁給了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這壹年,她十四歲。

王凝之擅長草書、隸書,模樣不差,中規中矩,在外人看來這是天作之合,但是,對於才華出眾,王獻之都自嘆不如的謝道韞來說,事情卻並非如此。因為王凝之癡迷道教,文才不佳,性格木訥,配上謝道韞簡直是格格不入。所以,謝道韞剛結婚的時候感到很痛苦,百事不順。詩人元稹《遣悲懷·謝公最小偏憐女》中以此作比,“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有壹次回到娘家,看到謝道韞悶悶不樂,謝安問她:“王凝之這個人不算壞,妳還怨恨什麽呢?”她說:“我們謝家叔父輩有謝安、謝據,兄弟中有謝韶、謝朗、謝玄、謝淵,個個都很出色,真沒想到天地間還有王郎(王凝之)這樣的人!”這就是成語“天壤王郎”的由來。她對丈夫感到深深的失望,甚至壹度有過離婚的念頭。

但是,謝道韞最終選擇繼續與王凝之生活下去。她開始努力扮演好王夫人的角色,不僅為丈夫的公務提供建議,而且養育了四個孩子。當王獻之辯才不佳,不敵來賓的時候,她甚至在紗帳後幫忙辯論,文名遠揚。人們說,“王夫人神情散朗,有林下之風。”這是把她比作了嵇康、劉伶、曹植和陶淵明,是極高的評價。

十幾年後,災難降臨。五鬥米道的首徒孫恩發動叛亂,禍及全國。這時,王凝之是會稽郡守,謝道韞提醒丈夫做好準備。可是王凝之認為他有天神相幫,可刀槍不入,不必害怕。結果,不僅王凝之被殺,他們的四個兒子也被孫恩所殺。噩耗傳來,謝道韞帶著外孫,率領家丁奮起殺敵,寡不敵眾被圍時,她大聲對孫恩說:“這是王家之事,外孫與此事無關,要殺他,就先殺我。”孫恩早已聽說謝道韞的才名,又見她如此剛勇無畏,很是敬佩,不僅沒有殺害他們,還派人將他們送回會稽。

從此,謝道韞隱居會稽。這場災難後,東晉日趨衰落,包括親弟弟謝玄在內的王謝兩家同輩兄弟也先後去世,舊時的王謝繁華,也暫時陷於沈寂。這個階段,謝道韞寫下了不少詩文並匯編成集,但後來大都散失,傳世文章很少。

壹千多年後,人稱鑒湖女俠的秋瑾,寫下壹首名為《謝道韞》的小詩“ 詠絮辭何敏,清才掃俗氛。 可憐謝道韞,不嫁鮑參軍!”這是感概謝道韞的婚姻不順,暗指自己的婚姻不幸。同時我想,這也是俠女秋瑾感知到了謝道韞身上那種熟悉的氣質,惺惺相惜。

半世天堂半世雨,順境逆境皆從容。不似幽蘭是寒梅,林下之風不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