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題鄰居
作者:於鵠 朝代:唐
僻巷鄰家少,茅檐喜並居。蒸梨常***竈,澆薤亦同渠。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
偏僻的街巷裏鄰居很多,高興的是跟隔壁的鄰居在同壹個屋檐下,蒸梨常用壹個爐竈,洗菜也***用壹個水池。壹同去采藥,夜晚讀書又***同分享同壹盞燈。雖然住在城市裏,我們還過著像樵父和漁父壹樣的鄉村生活。
2、聽鄰家吹笙 ?
作者:郎士元 朝代:唐?
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 ?
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吹笙的聲音如隔著彩霞從天而來,不知墻外究竟是哪壹家。重重大門緊鎖無處尋覓,但心中猜想其中必有千樹的桃花。
3、與瀼溪鄰裏
詩人:元結 朝代:唐
昔年苦逆亂,舉族來南奔。日行幾十裏,愛君此山村。
峰谷呀回映,誰家無泉源。修竹多夾路,扁舟皆到門。
瀼溪中曲濱,其陽有閑園。鄰裏昔贈我,許之及子孫。
我嘗有匱乏,鄰裏能相分。我嘗有不安,鄰裏能相存。
斯人轉貧弱,力役非無冤。終以瀼濱訟,無令天下論。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後,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於長安。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詩人:王勃 朝代:唐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此詩是送別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承之,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壹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淒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
5、又呈吳郎
詩人:杜甫 朝代:唐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壹婦人。
不為窮困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我任由西面的鄰居在草堂前打棗,她是壹個沒有飯吃沒有兒子的婦人。不是因為窮困,怎麽會有這樣的事情呢?只因為怕她恐懼,對她的態度上更要顯得親善。婦人立即防著妳這個遠客即使屬多事,但您來了就插上稀疏的籬笆卻好像是太認真了。貧困的婦人已經對我訴說了因為賦稅征求,貧窮到骨。我正由此聯想到戰亂帶給百姓的災難而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