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自古以來即使再漂亮的美人也不得不感嘆自己日趨衰老,即使功勞遠大名滿天下的誌士也終有白頭的壹天。比喻時光終究會使人容顏老去,不復青春年華。
古語有雲:‘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現在所稱的“自古美人如英雄,不許人間見白頭”只是此句的變裝用法。?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意謂年華逝去, 英雄白頭,美人遲暮,都是難堪。?
至於出處:戰國時期楚國屈原的《離騷》、 《隨園詩話》清代袁枚
《隨園詩話》清代袁枚
冬友侍讀出都,過天津查氏,晤佟進士溶;言其母趙夫人苦節能詩,《祭竈》雲:“再拜東廚司命神,聊將清水餞行塵。年年破屋多灰土,須恕夫亡子幼人。”查恂叔言其叔心谷《悼亡姬》詩,和者甚眾。有佟氏姬人名艷雪者,壹絕甚佳,其結句雲:“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離騷》全文節選: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於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擴展資料
後世影響
人格精神
1、屈原的生命意識對後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屈原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生命意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方面是時光飛逝、美人遲暮的時間緊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識。面對大自然的四季變換,能引發人類***通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中國古代文人對美人遲暮之感的抒發,代不乏人,歷久彌新。但是還沒有誰像屈原那樣面對時間飛逝而產生緊迫甚至恐懼的感受。
2、屈原文學作品中的愛國精神對後世的影響
屈原作為壹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詩人為後世所景仰。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熱情,在政治鬥爭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給後世作家作出了示範。在《離騷》中有許多表現屈原拳拳愛國之心的詩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