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懷遠石榴歷史溯源

懷遠石榴歷史溯源

石榴原產於古波斯及其附近地區。

即伊朗、阿富汗、蘇聯的高加索等中亞地區。

在歷史上伊朗就有栽培。

紀元前傳入西方地中海國家,東方傳入印度、中國等地,再傳入朝鮮、日本。

2013幾乎全世界都種了。

石榴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但是已經栽培了兩千多年了。

金章華《博物誌》和《廣群房譜》中記載:錢出使西域時,從安得石榴種,名安石榴。“據調查,石榴傳入中國,並不是壹路傳到西域、西南和沿海,而是由海路傳到新加坡等地。

懷遠石榴久負盛名。

在清代,它在南北都很有名。清嘉慶年間編纂的《懷遠縣誌·土產卷》載:“劉,城中水果最多,貢劉不及之。

紅花紅實,白實,尤其是玉籽石榴。“解放後,懷遠石榴也漂洋過海,在家鄉小有名氣。

據1960年《懷遠縣誌》初稿記載,懷遠石榴遠銷東南亞、歐洲等地。

其中,1958在英國倫敦非常受歡迎。

蘇聯、捷克、保加利亞等國也推崇引進。

至於全國各地的介紹人,更是數不勝數。

懷遠石榴興盛於清代。相傳京山、土山、大紅山、平阿山有石榴園,面積5000多畝,25萬株,年產量約200萬斤。

石榴成熟的季節,南北賈雲集懷遠,車水馬龍,十分繁華熱鬧。

懷遠石榴歷史悠久。相傳自唐代開始種植。

阿清詩人李汝珍在《鏡花緣》中說:“武則天下令將200株石榴送到兵部,由三軍八爺收藏。

這朵花後來被送到東海縣,在附近流傳,壹定要保護好。雖然李翁說的是神話,但是石榴在中國從漢代到唐代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栽培歷史,毫無疑問可能從長安蔓延到淮河流域。

懷遠石榴有文字記載,根據現有資料可以追溯到明代。

明朝嘉靖年間,上蔡人張時任巡撫禦史,遊懷遠時有詩《登臨九天》:

泉水細潤,石榴新披瑪瑙紅。

夕陽在半山腰,百年不遇,難以置信的相遇。

九日,重陽節,是懷遠石榴掛果,披上紅衣的時候。詩人望著清泉和紅石榴,想象著大禹集團在土山諸侯的盛況和盛況,詩情畫意油然而生。

石榴在古籍中還有劉若、劉丹、天降、金標之稱。

考察其名,眾說紛紜。

齊《姚敏書》雲:“凡種榴蓮者,必把佛西之骨置於其根下,即花之繁茂。

後來安史之名還是取此。醫學家、植物學家李時珍認為:“石榴就是腫瘤。

史丹像腫瘤壹樣掛著。“這可能是石榴、石榴、石榴之類的名字。

石榴在中國分布很廣,各省區都有。

重點產區多在黃河以南。除了懷遠石榴,還有臨潼、棗莊、會理、巧家、葉城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