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太老了。社會上的壹切,無論大小,都很可怕,像壹個黑色的染缸。不管加什麽新的東西,都變暗了。但是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想辦法改革。我想所有的理想主義者要麽懷念過去,要麽希望未來,但“當下”這個話題是空白的,因為沒有人能開出藥方。所有最好的補救辦法,所謂“希望終會到來”,都是。1925年的《兩地之書》。
人生最痛苦的事,是醒來後無路可走。幸福的是夢想家;如果看不到要走的路,最重要的是不要吵醒他。& lt諾拉走後發生了什麽?1923
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第壹,生存,第二,溫飽,第三,發展。如果說這個未來有什麽障礙,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不管是人還是鬼,就是“三充五典”,百歌千元,天球河圖,金玉佛像,祖傳藥丸粉,秘制膏方丹,都要把他壓垮。1925年“我突然想到”。
4.中國到處都有墻,只是看不見,像“鬼撞墻”,讓妳隨時“摸”到。能撞墻不痛不癢的人,才是贏家。1925年“碰壁之後”
5.中國人的官癮太深了。漢代孝廉埋木,宋代有高帽破靴,職圍及“夫”“自然”。壹句話:魂就是官——做官,擺官腔,打官話。1926年的《學界三魂》。
6.暴君的對立面是奴隸,有權就可以做任何事情,失去權力就充滿奴性。1933年的諺語
7.其實中國人也不是沒有“自知之明”。唯壹的缺點是,有些人滿足於“欺騙自己”,因此也想“欺騙別人”。例如,壹個病人患有水腫,害怕就醫。希望別人把他搞混,誤以為他肥胖。1936年,站在這裏拍照
8.勇者怒,拔劍向強者;膽小的人很生氣,但他們拔出劍來對準弱小的人。無望的民族裏壹定有很多盯著孩子的英雄。這些失敗者!孩子們從小看著別的孩子長大,心想:他們壹輩子都活在憤怒中。1925年的《雜感》。
9.酷的教育讓人看到酷就不再覺得酷,比如無緣無故殺了幾個人。以前大家都會喊,現在就跟看到日常飯壹樣。百姓真的被當成了臉皮厚,麻木不仁的大象,但就因為被剝了皮,他們就會殘忍的上前壹步,這是虎官、暴官始料不及的,即使預料到了,也還是無能為力。”“意外地”在1933年。
65438+壹個是他什麽都是自己掙的,之前的經歷讓他覺得什麽都是冷冰冰的,變得個人主義。我們中國人可能變得更加個人主義了。”“文學與政治誤入歧途”1927年。
11.可惜中國太難改變了。哪怕搬壹張桌子,改裝壹個爐子,也差不多需要血;而且就算有血,也不壹定能移動和修改。中國人沒有背上的大鞭子是不會動的。1926年“諾拉離開後發生了什麽”。
12.大眾,尤其是中國的大眾,永遠是這部劇的看客。犧牲去玩,如果他們顯得大方,他們看的是悲壯的戲碼;如果他們還在繈褓中(蘇湖的意思是害怕得發抖),他們就會觀看這場鬧劇。在北京的羊肉店裏,經常會有幾個人張著嘴看著羊被剝皮,好像挺開心的樣子。人的犧牲能給他們的好處也不過如此。然而,走了幾步之後,他們就忘記了這壹點。1926年“諾拉離開後發生了什麽”。
13.我不明白為什麽中國人對舊的形勢如此冷靜,對新的機遇如此擔憂;在既定的遊戲裏,就是這麽妥協的;指責余楚星就這麽完美嗎?這個那個,1926年
14.誰說中國人不善於改變?每壹個新的東西進來,雖然壹開始是排斥的,但是看到靠譜了自然會改變。但是,不是讓自己適合新事物,而是讓新事物適合自己。1925年的《填空》。
15.我偶爾去看學校運動會。這種競爭不像兩個敵國之間的戰爭,並不慘烈,但會因為競爭而挨罵甚至打起來。但這些東西是另壹回事。走路的時候,大概是最快的三四個人到達決定性的點,其余的都是松懈的。他們中的壹些人甚至失去了完成預定圈數的勇氣,中途擠進了觀眾群。或者假裝摔倒讓紅十字會用擔架把他擡走。如果有壹個人壹直跑啊跑,雖然落後,但是大家都會嘲笑他。也許是因為他太笨了,不可能是最後壹個。
所以,中國壹直以來失敗的英雄很少,頑強抵抗的很少,敢單打獨鬥的軍人很少,敢喊漢奸的跟班很少;看到勝利的跡象就紛紛聚集,看到失敗的跡象就紛紛逃離。打仗比我們厲害的歐美人,打仗不壹定厲害的匈奴人、蒙古人、滿族人,如入無人之境。“分崩離析”這個詞,真的很有自知之明。“不以最後為恥”的人很多。無論發生什麽,他們都害怕自己永遠不會壹下子“分崩離析”。每次看運動會,我常常會想,勝利者是可敬的,而落後卻依然不停止奔向終點的競爭者,看到這樣的競爭者而沈默的看客,才是中國未來的脊梁。
註:本文選自《蓋華紀》。這個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