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性滴定管用蒸餾水清洗後,直接裝入標準溶液,導致標準溶液稀釋,溶液濃度降低,滴定時標準溶液消耗量較大,測定結果較高。
2.堿性滴定管用水沖洗後,溶液加入錐形瓶,未被待測溶液潤濕,待測溶液被稀釋,因此測定結果偏低(測定溶液濃度低於實際溶液)。
3.錐形瓶用水清洗後,用待測液體潤濕,再取待測液體,導致待測液體實際消耗量增加,測定結果偏高(所用液體體積高於實際體積)。
4.當從基本滴定管中取出待測液體時,當氣泡沒有從滴定管尖端排出時,液體被吸入錐形瓶中。因為要測量的液體的實際體積減少,所以確定結果較低。
5.滴定前,先用水沖洗錐形瓶,或者將錐形瓶中的殘留水擦幹,或者取待測液體後,在錐形瓶中加入壹些水,便於觀察。雖然被測液體的體積增加了,但測量體積保持不變,所以對最終結果沒有影響。
6.滴定前,酸性滴定管的液位在“0”刻度線以上,未調整液位,導致標準液體積較小,測量結果較低(測得的體積低於實際體積)。
7.堿性滴定管將待測液體放入錐形瓶中,使待測液體濺出錐形瓶外,或附著在瓶壁上部,未被標準液中和,導致滴定時標準液體積小,測定結果偏低(所用被測液體體積低於實際體積)。
8、酸性滴定管,滴定前擡頭讀數,滴定後平視讀數,導致標準溶液體積減少,測定結果偏低(測得體積低於實際體積)。
9.對於酸性滴定管,滴定前查滴定管刻度線,滴定結束查刻度線。讀數過大,導致標準液體積較大,測量結果偏高(測量體積高於實際體積)。
10.滴定前,酸性滴定管尖端有氣泡。滴定後氣泡消失,用壹些標準溶液填充氣泡所占的體積,導致標準溶液體積變大,測量結果變高(測得體積低於實際體積)。
11.滴定時,標準鹽酸從錐形瓶中滴出,導致標準液體積大,測定結果偏高(測得體積低於實際體積)。
12.滴定到終點後,壹滴標準溶液懸浮在滴定管尖端,導致實際進入錐形瓶的標準溶液減少,導致標準溶液體積變大,測量結果變高(測量體積高於實際體積)。
13,溶液顏色變化不持續30秒,即停止滴定,結果溶液恢復原來的顏色,導致標準溶液體積減少,測定結果偏低。
擴展數據:
酸堿中和滴定的註意事項:
第壹,搖晃瓶子時,手腕要微微活動,使溶液向壹個方向循環運動,但不要使瓶口接觸滴定管,溶液不能溢出。
二、滴定時,左手不能離開旋塞讓液體自行流下。
第三,註意觀察滴點周圍溶液的顏色變化。開始時應邊搖邊滴,滴定速度可稍快(每秒3~4滴為宜),但不應形成連續水流。接近終點時,改為加壹滴,搖動幾次,最後再加半滴,即搖動錐形瓶至溶液顏色明顯變化,半分鐘內不褪色,以準確到達終點。
滴定時不要看滴定管上方的體積,不管滴定反應的進度如何。加入半滴溶液的方法如下:輕輕轉動活塞,使溶液掛在出液口上形成半滴(有時不到半滴),用錐形瓶內壁刮去。
第四,每次滴定最好從“0.00”ml開始(或者從0ML附近的某壹段開始),這樣也可以固定使用滴定管的某壹段,減少體積誤差。
五、計算時應註意(酸滴定)
錐形瓶不需要弄濕和清洗。
B.酸性滴定管未用標準溶液潤濕,結果偏高。
六、數據處理
為了減少實驗誤差,要求重復實驗2~3次,求出所用標準溶液的平均體積,再計算出待測液體中該物質的數量濃度。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酸堿中和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