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這句詩的意思是:船在水面輕輕地飄蕩著前進,輕快前行,風輕飄飛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詢問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該句出自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抒情小賦:《歸去來兮辭》。
全文所表達的主題思想是:
表現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汙的精神情操。作品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創造出壹種寧靜恬適、樂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修辭手法是:比喻的修辭手法,來表達作者自己出仕本屬於無心,又像那歸飛之鳥,對官場仕途已十分厭倦的思想。
《歸去來兮辭》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抒情小賦,也是壹篇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這篇文章作於作者辭官之初,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語言樸素,辭意暢達,匠心獨運而又通脫自然,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有很強的感染力。結構安排嚴謹周密,散體序文重在敘述,韻文辭賦則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職,成“雙美”之勢。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壹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晉書》《宋書》均謂其為系陶侃曾孫。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後去職歸隱,絕意仕途。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田園風光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隱寓著對汙濁官場的厭惡和不願同流合汙的精神,以及對太平社會的向往;也寫及對人生短暫的焦慮和順應自然、樂天安命的人生觀念,有較多哲理成分。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頗為精練,具有獨特風格。有《陶淵明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