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蘇拯
古人醫在心,心正藥自真。
今人醫在手,手濫藥不神。
我願天地爐,多銜扁鵲身。
遍行君臣藥,先從凍餒均。
自然六合內,少聞貧病人。
“醫者在心,心正藥真”,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識。蘇拯的這首“醫人”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對於醫德醫風最具有代表性的概括。
醫者,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普遍尊敬,在於他們救死扶傷的醫術,更在於他們悲天憫人的情懷。“自然六合內,少聞貧病人”,也是普天下人們***同的美好願望。
遣懷
遣懷
唐齊己
病腸休洗老休醫,七十能饒百歲期。
不死任還蓬島客,無生自有雪山師。
浮雲聚散俱關慮,明月相逢好展眉。
既兆未萌閑酌度,不如中抱是尋思。
雖然說“盧醫不自醫”。但很多時候,最了解自己的人還是妳本人。中國人從來提倡“醫未病”,就是在疾病還沒有發作的時候,就註意調節好自己的身體狀態。這壹觀點,有點像現代醫學對於“亞健康”的關註。當然,還是那句老話:心態很重要,壹個良好的心態,是健康體魄的保證。
鷓鴣天·湖海相逢
宋趙必
湖海相逢盡賞音。囊中粒劑值千金。
單傳扁鵲盧醫術,不用楊高廓玉針。
三斛火,壹壺冰。藍橋搗熟隔雲深。
無方可療相思病,有藥難醫薄幸心。
這是壹首披著“醫者”外衣的詞作。這種寫作方法,似乎也是宋人慣用的手段。作者先是誇張地描寫了醫者精妙的醫術——賽過扁鵲(盧醫也是扁鵲的別稱)、包治百病。然而,最後卻來了個“劇情大反轉”——這麽厲害的醫生,能不能治好的相思病,治壹治我那薄情郎呢?這個令人失笑的結尾,令小編想起《紅樓夢》中,賈寶玉問老道王壹貼有沒有療妒羹?王壹貼給出的最終解決方案是——人死了,自然就不妒了。
可見,相思難醫啊!
病中壹二禪客見聞,因以謝之
唐劉禹錫
勞動諸賢者,同來問病夫。
添爐烹雀舌,灑水凈龍須。
身是芭蕉喻,行須筇竹扶。
醫王有妙藥,能乞壹丸無?
人在貧病交加之時,會比健康的時候更渴望朋友、渴望友情。病中寂寞,三二好友的到訪,熱情安慰、陪伴,比任何“醫王妙藥”更來得效果顯著。
心情,對於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醫病,首先是要醫心啊!
贈眼醫婆羅門僧
唐劉禹錫
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
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
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