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壹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譯文及註釋
梓州壹帶千山萬壑盡是大樹參天,
山連著山到處可聽到悲鳴的杜鵑。
山裏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
樹梢淅淅瀝瀝活象瀉著百道清泉。
蜀漢婦女以?花織成的布來納稅,
巴郡農民常為農田之事發生訟案。
但願妳重振文翁的精神辦學教化,
不可倚仗先賢的遺澤清靜與偷閑。
1、文翁:漢景時為郡太守,政尚寬宏,見蜀地僻陋,乃建造學宮,誘育人才,使巴蜀日漸開化。
2、翻:翻然改圖之翻。這兩句,紀昀說是不可解。趙殿成說是不敢,當是敢不之論。高眇瀛雲: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當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賢成績而泰然無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趙、高二說中,趙說似可采。
賞析
這是壹首投贈詩,送友人李使君赴梓州上任。詩以即景生情,抒發惜別心緒,也兼寫蜀中的風景土俗。開頭四句寫梓州山林奇勝;五、六兩句寫漢女巴人之風俗;七、八句以漢景帝時蜀郡太守文翁比擬李使君;寓意不能因為此地僻陋,人民難治而改變文翁教化之策。詩的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前半首尤勝,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壹。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幽燕通使者,嶽牧用詞人。
國待賢良急,君當拔擢新。佩刀成氣象,行蓋出風塵。
戰伐乾坤破,瘡痍府庫貧。眾僚宜潔白,萬役但平均。
霄漢瞻佳士,泥途任此身。秋天正搖落,回首大江濱。
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孟浩然 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
述職撫荊衡,分符襲寵榮。
往來看擁傳,前後賴專城。
勿翦棠猶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漢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遺愛,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舊擁前旌。
峴首晨風送,江陵夜火迎。
無才慚孺子,千裏愧同聲。
譯文及註釋晨風送:壹作晨風接 送王牧往吉州謁使君叔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謁使君叔
細草綠汀洲,王孫耐薄遊。
年華初冠帶,文體舊弓裘。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使君憐小阮,應念倚門愁。
賞析
唐人的送行詩很多。但送行有種種情況,詩的情味也就大不壹樣。這裏是送壹個年輕人去探望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又是那裏的州官。恰逢時節在初春,正是遊歷的大好時光。對壹個剛成年的人來說,遊歷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聞。因此無論從哪方面說,這都是壹件好事。盡管離別免不了引起依惜別之情,但也被替對方高興的心情掩蓋了。這就決定了這首詩的明快基調。
關於王牧這個人的事跡現已難確考。只知道有個王牧曾經擔任過考功員外郎,與李嘉同時,可能就是他。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使君即刺史。吉州的王姓刺史有王縝,大歷後期在任。這時候李嘉祐在吳越壹帶閑居。
詩的首聯點明了送人春日出遊的意思。詩人化用了前人的詩句。謝靈運《悲哉行》說:萋萋春草生,王孫遊有情。王孫是對年輕人的尊稱。《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漂母對韓信說過這樣的話:吾哀王孫而食之,豈望報乎!王牧恰好姓王,所以用在這裏更顯恰當。汀洲,說明送別的地點在水邊。細草綠,時值早春,小草剛剛發芽。古人常常把春草和離情聯系在壹起。《古詩十九首》說: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江淹《別賦》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濃,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所以壹說細草綠,惜別之意也就蘊含其中了。
第二聯是對被送者的介紹和贊許。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束發戴帽,表示已經成年了。這正是人生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時候。不僅如此,王牧承繼了家學,擅長詩賦,是個才華橫溢的人。四弓裘,用的是《禮記學記》的典: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後來便用弓冶、弓裘比喻父子世襲的事業。這裏既是對王牧的贊許,又是對他所要拜見的叔父的稱譽。當然,應酬之作中這類詞句難免也有溢美之處。
第三聯設想王牧旅途中的見聞。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這兩句描寫山野春天雨後的景色。壹場春雨過後,山花競放,爭奇鬥妍;春水潺流,噴珠濺玉。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們領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這兩句詩不僅形象地概括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寫得生機勃勃,清新流麗。前人評論道:李袁州(嘉祐)中興高流,與錢(起)、郎(士元)別為壹體,往往涉於齊梁。綺靡婉麗,蓋吳均、何遜之敵。如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朝霞晴作雨,濕氣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唐音癸簽》卷七引劉辰翁語)
第四聯設想王牧的叔父見到他後,壹定十分憐愛,舍不得他離開。所以囑咐說:妳母親還在倚門而望,日日盼著妳歸來呢。小阮,阮籍的侄子阮鹹,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賢之列。這裏用以喻王牧叔侄。
全詩清麗流暢,氣韻生動,是應酬詩中難得的佳作。沈德潛評論此詩雲:天然名秀,當時稱其齊梁風格,不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