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高中語文修辭教學解析

高中語文修辭教學解析

  壹、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核心內容

 修辭對於任何語言而言,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語言而言,沒有修辭就相當於沒有其應有的色調。高中語文教學是語文修辭教學的壹個關鍵時期,為此修辭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壹項重要內容之壹。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修辭手法通常被分作兩種,分別為積極修辭與消極修辭,積極修辭指的是表達中通過積極的描述方式來刻畫事物,達到壹種更加生動的效果。相對而言,消極修辭為壹般性修辭方式的總稱,消極修辭的語言簡潔明了,言簡意賅,采用消極修辭方式要求語句通順、布局合理。如詩句“當年粉黛,何處笙簫?”這句話用“粉黛”通過借代的方式來代表當年的歌女,這是用特征代人。用“笙簫”代音樂,這是用樂器代音樂,使語句整齊,內涵豐富。同時運用了反問的語氣,起到了強調的作用,表達了昔盛今衰引發的冷寂落寞之情。這是壹種消極修辭方式的典型運用方式。綜合而言,高中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修辭為語言教學的基礎知識之壹,修辭教學的主要內容為通過對修辭方式的講解與分析,幫助學生能夠在應用中對修辭手法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最終實現自身表達過程中修辭手法的合理運用。

  二、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策略分析

 1.修辭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任何壹篇語文文章都會用到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為此修辭的教學應在語文課文的教學中進行滲透。閱讀的過程中,主要針對壹些重點的字句進行隨堂的講解,使得學生在理解字句應用於修辭之間的關系,如此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理解修辭對於文章表達的重要意義。例如,朱自清的文章《春》中有這樣壹句話:“桃樹、杏樹、梨樹、妳不讓我,我不讓妳,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這句話是壹個典型的擬人句,通過擬人的方式將春天百花爭相鬥艷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為此將修辭的教學融入到語文的課文教學之中,是引導學生掌握文中句子修辭效果與修辭意義的最佳方式,同時通過修辭手法的強調,使得學生能夠從宏觀上對修辭手法在整個文章中的作用有壹個整體性的認識,這對於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對比教學策略。高中語文修辭教學過程中,通常會通過對修辭方式進行解讀,通過分析與利用多個例句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修辭手法的了解,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則僅僅只能夠讓學生對這種修辭方式有所了解。然而我們知道,不同修辭手法之間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通過對比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不同修辭手法的認識,提高修辭教學的教學效率。例如,“火車發出壹聲咆哮。”這句話從修辭的手法上而言,是壹種擬人的手法,通過擬人的方式表達了火車的叫聲聲音很大。擬人從修辭的本質上而言,是通過將壹些事物比作人,那麽與其相對應的修辭方式則相反,將人比作事物,稱之為擬物。擬物的修辭手法也很常見,如“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這是壹個典型的擬物句式,通過夾著尾巴來形容人,表明了惡霸逃跑時的不堪。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對比的教學策略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對修辭手法的了解,並在對比中發現不同修辭手法之間的異同點。

 3.重視修辭手法與語境之間的關系。語言的應用離不開其應用的環境,相同的修辭手法也有著其應用的環境與空間。因為語言在使用過程中修辭手法的應用相對豐富且復雜,在特定的語言組合方式與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相同的修辭手法也可以表現出不同的使用效果。為此在修辭手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效地結合其使用環境。例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壹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這句話從修辭手法上而言,是壹個比喻句,即將清國留學生的辮子比喻小姑娘的發髻,表達其看起來比較漂亮。然而透過其語言的環境,這句話則還用到了反語的修辭手法,通過反語的方式來嘲諷清國留學生的這種解散辮子的行為。綜上,高中語文教學中,課本是具有突出特征的文章,這些文章的語言相對規範且可讀性較強,這種可讀性恰恰表現在各種修辭手段的應用之中。為此修辭教學過程中利用這些範文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對修辭手法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認識,使得學生能夠實現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得以使用。高中語文教學中,修辭教學是壹個重要內容之壹。然而脫離語文的教學本身去單獨講解修辭手法是不可行的。只有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將修辭的教學滲透入其中,才能實現學生靈活運用修辭手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