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多疑,他自己也知道多疑是每壹個將軍的特點,於是利用這個可利用的情況給別人設下了圈套。在敵人以為自己知道真相的時候,他還在曹操的算計之中,根本不給敵人壹點扳回的機會。
其實軍事和政治是壹樣的。軍方和政界的人不相信任何人。曹操並不直接用語言的形式告訴敵人信息,而是用暗示的方法,讓對方認為自己無意中泄露了“事實”。只要對方信以為真,那他就已經中圈套了。。。。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幫到妳。
請參見下面的信息。
211年,馬超、韓遂出兵反叛曹操,殺了關中重鎮潼關。七月,曹操領兵平叛。
曹操在潼關附近駐軍後,作出強攻的姿態,秘密派黃旭、朱令等將領夜間潛入蒲阪津,在西河安營紮寨。接著,曹操領兵渡河北上,占領了渭水口,並設置更多的疑兵偷渡他的部隊渡河,在渭水集結。從表面上看,曹操正在命令士兵挖地道,建立鹿砦,並作出防禦的樣子。馬超多次挑戰失敗,不敢輕易進攻,只好要求退讓求和。曹操聽了賈詡的話。假裝同意馬超的和平條件。
這時,韓遂求見曹操。韓遂和曹操同年卑微,壹起在北京打拼。韓遂此行的目的是遊說曹操退兵,但曹操只給他講了過去,壹笑置之。馬超得知後,對韓遂產生了懷疑。過了幾天,曹操又給韓遂寄去壹封信,信中多有塗改,這讓馬超更加懷疑。
就在馬超防備韓遂的時候,曹操突然對馬超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先是輕輕挑戰,然後前後大舉進攻...馬超和韓遂狼狽不堪,最後以失敗告終。
戰鬥勝利後,有人問曹操作戰意圖。曹操曰:“敵守潼關。如果我進入河以東的土地,敵人必然會帶兵把守渡口。那樣的話,我們就過不了西河了。因此,我將先在潼關集結重兵,吸引所有敵軍守衛,使西河之敵守備空虛,黃旭、朱令可輕易渡河。當我率軍北上時,由於黃旭和朱令占據有利地形,敵人不敢與我爭奪西河。渡河後,我們挖地道,建立鹿砦,但我們不能堅持。我們只是假裝示弱,傲慢敵人的士兵。當敵人講和的時候,我做了壹個虛假的承諾,讓敵人措手不及。壹旦我軍發起進攻,敵人就會失去盔甲,無力抵抗。用兵講究變化而不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