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的詩句有:
1、《癸醜臘大暖誌之》
歲晏風裂肉,今乃頓和柔。玄冥在休許,而使威令收。陰冰澌已泮,礎柱汗交流。敝扇出故篋,老體捐輕裘。細人。
2、《中興寺瓊翠閣次喬夢符韻》
蘭若憑高處,風虛閣自涼。川林輸望迥,日月對閑長。灑落幽人暇,奔馳俗累忙。何時足生理,蔔築並山陽。
3、《涵碧亭》
雨歇留蒸濕,明來得翳涼。雙嬉魚欲動,萬個竹添長。景到煩詩答,嘆多厄日忙。茲遊端勝絕,不是學高陽。
4、《遊天宮寺》
昔日經遊處,如今意已荒。知君曾命駕,為恨失褰裳。境好因人勝,詩看著腳忙。會須重定約,暇日***相徉。
2.李白戲贈杜甫的詩句是什麽意思,要告訴杜甫什麽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有感於此詩,杜甫以《贈李白》作答: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訪範詩以“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開頭。將南朝詩人陰鏗比擬李白。李白便譏杜甫以“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因此,杜甫放言謂李白飄泊無定、愧對葛洪、空度時光、“飛揚跋扈”,似嫌過分之語,也正是兩人交情篤厚的見證。其間夜同眠,日同行,長時相聚,親如兄弟,這兩首兼帶戲謔的詩的產生,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
以“痛飲狂歌”“飛揚跋扈”寫李白,以“作詩苦”寫杜甫,道出各自的特征,皆極真切。此二絕,真情畢現之外,可窺得人物個性、形象、語言。
3.李白和杜甫的詩句「北風」杜甫
北風破南極,朱鳳日威垂。洞庭秋欲雪,鴻雁將安歸。
十年殺氣盛,六合人煙稀。吾慕漢初老,時清猶茹芝。
「客從」杜甫
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珠中有隱字,欲辨不成書。
緘之篋笥久,以俟公家須。開視化為血,哀今征斂無。
「白馬」杜甫
白馬東北來,空鞍貫雙箭。可憐馬上郎,意氣今誰見。
近時主將戮,中夜商於戰。喪亂死多門,嗚呼淚如霰。
「李監宅」杜甫
尚覺王孫貴,豪家意頗濃。屏開金孔雀,褥隱繡芙蓉。
且食雙魚美,誰看異味重。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
「重題鄭氏東亭(在新安界)」杜甫
華亭入翠微,秋日亂清暉。崩石欹山樹,清漣曳水衣。
紫鱗沖岸躍,蒼隼護巢歸。向晚尋征路,殘雲傍馬飛。
「贈李白」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發明。幹戈知滿地,休照國西營。
「留別賈嚴二閣老兩院補闕(得雲字)」杜甫
田園須暫往,戎馬惜離群。去遠留詩別,愁多任酒醺。
壹秋常苦雨,今日始無雲。山路時吹角,那堪處處聞。
「晚行口號」杜甫
三川不可到,歸路晚山稠。落雁浮寒水,饑烏集戍樓。
市朝今日異,喪亂幾時休。遠愧梁江總,還家尚黑頭。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賀賓客歸越」李白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送陸判官往琵琶峽」李白
水國秋風夜,殊非遠別時。長安如夢裏,何日是歸期。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李白
白鷺拳壹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洛陽陌」李白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靜夜思」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對雪獻從兄虞城宰」李白
昨夜梁園裏,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樹,腸斷憶連枝。
「贈汪倫(白遊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別東林寺僧」李白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玉階怨」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4.杜甫與李白的交情的詩句公元744年,杜甫與李白初次相逢於洛陽,兩位詩壇泰鬥壹見如故,同飲同醉,攜手同遊,度過了壹段彼此難忘的日子。
杜甫在成都做節度使嚴武的幕客時,生活還算安定。閑暇時常想起與李白相處的日子,這時他們闊別已經十多年了。想起那壹段令人難忘的好時光,杜甫總感慨不已,頗為懷念。
如今正是仲春時節,蓉城景色秀美,心曠神怡,李白若能來此同遊,那該是何等美事。壹代豪放的詩仙,在這兵荒馬亂的動蕩年代,將棲息於何處?想到這裏,詩人不禁提筆做詩,寫了壹首五律《春日憶李白》,開頭四句是: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杜甫在詩中對李白是這樣贊許的:庾信的詩清新而不俊逸,鮑照的詩俊逸而不清新,而李白的詩兼而有之,其清新俊逸之風實在是無人可以匹敵的。
5.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壹、回答:杜甫保存至今的詩歌作品中,跟李白有關的,***15首:
1、《贈李白》(五古)
2、《贈李白》(七絕)
3、《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4、《八仙歌》
5、《冬日有懷李白》
6、《春日憶李白》
7、《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
8、《夢李白》二首
9、《天末懷李白》
10、《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11、《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
12、《不見》
13、《昔遊》
14《遣懷》
二、擴展知識:李白與杜甫簡介
李白與杜甫同是唐代時期中國最著名的詩人。被後現代人合稱為“李杜”。杜甫比李白小11歲,壹位是浪漫主義的典範,壹位是現實主義的代表。其成就勢均力衡。說到底,都是官場敗北,李白把思想與情懷寄予山水。杜甫卻關心民間疾苦。杜的天賦不如李,但仍能寫出那麽多不朽之作更為難得,這得益於他的勤奮,也得益於他嚴謹治學的態度。官場的失意卻造就了對中國文明的文化璀璨貢獻。後世影響深遠。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6.杜甫寫的關於李白的詩的名稱1. 贈李白 二年客東都, 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腥膻, 蔬食常不抱。 豈無青精飯, 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 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 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遊, 方期拾瑤草。
★這是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在東都遇由翰林供奉被放的李白時所作。前八句自敘,後四句敘李。
★浦評:自敘反詳,敘李反略。則似翻賓作主,翻主作賓矣。
不知其自敘處多用“ 青精”、“大藥”等語,正為太白作引。落到李侯,只消壹兩言雙綰。
而上八句之 煙雲,都成後四句之烘托。明乎彼己虛實之用,可與說杜矣。
2.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不太能理解詩的全部意思,好象是說李白的狂放. 3.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陰鏗。
余亦東蒙客, 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被, 攜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處, 還尋北郭生。 入門高興發, 侍立小童清。
落景聞寒杵, 屯雲對古城。 向來吟橘頌, 誰欲討□(艹專)羹? 不願論簪笏, 悠悠滄海情。
嘿嘿這首詩寫的有短袖之風哦.不過我喜歡"落景聞寒杵,屯雲對古城。"兩句 4.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 道逢曲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壹鬥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 高談雄辨驚四筵。 這首詩的評解太多了不用我來啰唆了吧.太喜歡詩中描繪的大李了. 5.冬日有懷李白 寂寞書齋裏, 終朝獨爾思。
更尋嘉樹傳, 不忘角弓詩。 短褐風霜入, 還丹日月遲。
未因乘興去, 空有鹿門期。 想李白想斷腸啊. 6.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不群。
清新庚開府, 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雲。
何時壹尊酒, 重與細論文? 冬也想來春也想,最喜歡這首裏對李白詩文的評價了. 象"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寫得多好啊,真的感覺到北方春天樹木剛出枒的那幾天,多有生命力啊. 7.夢李白二首 死別已吞聲, 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 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 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 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 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 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 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 無使蛟龍得。 浮雲終日行, 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 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 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 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 若負平生誌。
冠蓋滿京華, 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 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 寂寞身後事。 四時節氣憶完了李白又夢見李白.要是有人這麽關心我也死而無憾了. 8.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 魑魅喜人過。 應***冤魂語, 投詩贈汨羅。
受不了啦. 9.不見 (原註:近無李白消息) 不見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 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 飄零酒壹杯。
匡山讀書處, 頭白好歸來。
7.李白杜甫在中江留的詩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二十五歲時只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生活,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應山。直到天寶元年(742),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兩年半,就賜金放還而去,然後飄蕩四方的漫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