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這種家庭氛圍,朱耷從小就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寫字畫畫。十幾歲時,朱耷也參加了壹次考試,並被記錄為學生。但是明朝滅亡後,朱耷的父親很不開心,最終去世了。因為這個巨大的打擊,朱耷變得非常沈悶,隱居起來。妻子去世後,朱耷的精神變得更糟,他很快就出家了。出家十三年後,朱耷又成了壹名道士。這種半僧半道的生活也是為了躲避清廷。後來,朱耷在南昌市郊建了壹座草堂,取名“蓋奇草”,並在這裏壹直住到去世。朱耷在流放中度過了余生。
據說朱耷壹生有2000多幅字畫,壹天壹幅畫需要六年時間。他的作品具有象征性,富有個性,形象生動,對後世影響很大。清代張庚說“八大山人有才能,藏於字畫之中。題詞和附言比理解更奇怪。書法有晉唐風格。他擅長畫山水、花鳥、竹木,筆法奔放,但渾厚醇厚,有時有壹種逃避感。所謂拙規在鄉,他不如畫。我慷慨大方,世界瘋狂。”朱耷擅長書法、花鳥和山水,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朱耷74歲時畫了壹幅畫,名為《桃核千年圖》。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八大山人的繪畫特點。雖然看起來很簡單,只有壹石二桃,但整體感覺很強烈,不復雜。這是壹種非常深刻的境界,通過極少的物體表現出壹種難以形容的不可思議。在晚年,朱耷對鹿有壹種不同的愛。《鹿》是壹部典型的以物傳情的作品,它包含了朱耷的多種藝術風格,是他感情強烈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