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孔平仲 禾熟百裏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還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宋 陸遊 飲牛歌門外壹溪清見底,老翁牽牛飲溪水。
溪清喜不汙牛腹,豈畏踐霜寒墮趾。 舍東土瘦多瓦礫,父子勤勞藝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 牛能生犢我有孫,世世相從老故園。
唐 李白風吹遍體無毛動,雨打渾身有汗流。宋李綱病牛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願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吟牛 羸羸老牯牛,默默數春秋; 田裏禾苗壯,壹步壹點頭。飲牛歌 陸遊門外壹溪清見底,老翁牽牛飲溪水。
溪清喜不汙牛腹,豈畏踐霜寒墮趾。舍東土瘦多瓦礫,父子勤勞藝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牛能生犢我有孫,世世相從老故園。
人生得飽萬事足,拾牛相齊何足言!看梅堯臣的詩: 破領耕不休,何暇顧羸犢。 夜歸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雖窮田疇,腸未飽芻菽。 秋收風雪時,又向寒坡牧。
詩的前四句寫了牛耕作時環境的惡劣:崎嶇坎坷的山谷,異常炎熱的天氣,耕作時勞動的繁重艱辛“破領”。後四句寫了牛的生活情況,耕作時吃不飽,寒冷是吃枯草。
詩人壹方面贊頌了耕牛的吃苦耐勞精神,另壹方面對耕牛的饑寒交迫困境傾註了莫大同情。他通篇比興,以耕牛的四時辛勤耕耘而不得溫飽來比喻廣大農民終日勞作而缺少衣食,寄托了詩人對窮苦勞動人民的同情。
王安石的詩 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 自無壹毛利,主有千箱實。
這首五言絕句,不僅寫出了牛耕作的勤勞,還贊揚耕牛雖然對眾生貢獻很多,而自己卻壹毛不取的無私奉獻精神。讀這首詩,很自然的聯想到王安石的身影,或許他是借贊頌耕牛來表白自己的心曲的。
在古代,由於馬的特殊作用---作戰,使得馬價甚高。即使馬在耕作上有很多優點,農民也是不敢奢望。
而價格稍低的牛,自然就成了農民的首選對象。因此,在古代牛耕壹直占主要地位。
俯首甘為孺子牛任勞任怨老黃牛 比喻勤勤懇懇在中國文化中,牛是吃苦的符號、高尚的象征、任勞任怨的代名詞。牛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的精神為世人所喜愛與贊賞。
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歌頌牛的詩篇,許多仁人誌士和賢達偉人也每每以牛自喻。有不少詠牛的名篇佳句,特別是描寫農村風光的詩篇,牛成了不可缺少的點綴。
牛 唐·李嶠 齊歌初入相,燕陣早橫功。欲向桃林下,先過梓樹下。
在吳頻喘月,奔夢屢驚風。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牛賦 唐·柳宗元 若知牛乎?牛之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鳴,黃鐘滿觴,抵觸隆曦,日耕百畝,往來修直,植乃禾黍。自種自斂,服箱以走,輸入官倉,已不適口。
富窮飽饑,功用不有;陷泥蹶塊,常在草野。人不慚愧,利滿天下。
皮角見用,肩尻莫保;或穿緘滕,或實俎豆,由是觀之,物無逾者。 不如羸驢,服逐駑馬;曲意隨勢,不擇處所,不耕不駕,藿菽自與;騰踏康莊,出入輕舉。
喜則齊鼻,怒則奮躑;當道長鳴,聞者驚辟,善識門戶,終身不惕。 牛雖有功,於已何益!命有好醜,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牧牛歌 唐·陸歸蒙 聳肩抵尾乍依偎,橫去斜奔忽分散。
荒坡斷塹無端入,背上時時孤島立。 禾熟 宋·孔平仲 百裏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還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病牛 南宋·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願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小重山·喻牛子 元·王哲 堪嘆犢兒不喚牛。性如湍水急,碧波流。
只知甘乳做膏油。長隨母,擺尾囗搖頭。
漸漸騁無休。奔馳山谷路,入溪溝。
未從韁絆恣因由。貪香草。
怎曉虎狼憂。 北原牧唱 明·李東陽 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兒唱歌牛載歸。
兒家在原牛在阪,歌聲漸低人更遠。 山蒼茫,水清淺。
登雨花臺 清·魏禧 生平四十老柴荊,此日麻鞋拜故京。 誰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園陵! 牛羊踐履多新草,冠蓋雍容半舊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風日夜起江聲。 老黃牛 現代詩人·臧克家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現代寫牛的詩文就更多了,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句已家喻戶曉。
郭沫若的《水牛歌》中寫道:“花有國花,人有國手,妳是中國國獸,獸中泰鬥”。李可染在他的牛畫中寫道:“給予人者多,取與人者寡,其為牛乎!” 正因為牛具有勤勞、淳樸的美德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人們才贊美牛喜歡牛。
真可謂:牛年話牛意不盡。標題:牛 年代:唐 作者:李嶠 體裁:五律 內容:-------------------- 齊歌初入相,燕陣早橫功。
欲向桃林下,先過梓樹下。 在吳頻喘月,奔夢屢驚風。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標題:小重山 喻牛子 年代:元 作者:王哲 體裁:詞 內容:-------------------- 堪嘆犢兒不喚牛。
性如湍水急,碧波流。只知甘乳做膏油。
長隨母,擺尾囗搖頭。漸漸騁無休。
奔馳山谷路,入溪溝。未從韁絆恣因由。
貪香草。怎曉虎狼憂。
標題:五歌·放牛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內容:-------------------- 江草秋窮似秋半,十角吳牛放江岸。鄰肩抵尾乍依隈, 橫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斷塹無端。
2.形容小牛的詞語形容小牛的詞語
牛鼎烹雞、
對牛彈琴、
汗牛充棟、
牛頭馬面、
牛溲馬勃、
牛鬼蛇神、
泥牛入海、
庖丁解牛、
牛高馬大、
牛角掛書、
牛毛細雨、
牛馬襟裾、
牛刀小試、
壹牛九鎖、
牛黃狗寶、
九牛壹毛、
吳牛喘月、
如牛負重、
土牛木馬、
以羊易牛、
氣喘如牛、
蝸行牛步、
椎牛歃血、
牛衣對泣、
牽牛下井、
蹊田奪牛、
齊王舍牛、
牛口之下、
牛刀割雞、
爭貓丟牛
3.詳細描寫牛的勤勞牛是很有力氣很勤勞對人很忠實的動物,除了“發牛脾氣”、“鉆牛角尖”之外,恐怕我們很難找出牛還有什麽缺點。
吃的是草,擠的是奶。牛為了人類的農業,交通事業,付出了自己壹生的精力,最終得到的就是“牛奶”,“牛板筋”,“牛排”“醬牛肉”之類的美稱,但是牛從無怨言。
牛每天很早起來幫主人耕地,勤勤懇懇的日復 壹日,年復壹年,在地裏辛勤地勞動著。太陽 *** 辣地照著,它不叫累。大雨不斷地下著,它不叫苦,踏踏實實地做著自己份內的工作。
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曾說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可見對於人類來說,牛是多麽可愛,多麽偉大的動物!!
4.二年級作文,勤勞的小牛假如我是壹只勤勞的小牛,我壹定要為農民耕地,忠心耿耿、不偷懶,把自己的智慧用在怎樣耕好地,怎樣用力氣才能又省勁兒,又能把地耕好。
我想,如果我這樣努力下去,農民們就可以少幹些活兒,少受點累了。但我從來不給地主耕地,因為,他們不是勤勞的人,也不是好人。我還要找來向我壹樣勤勞的小牛,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們準備,在壹夜之間,把所有勤勞的農民的地耕完,而且要耕得仔細,不落下壹家。
如果當天地主做了壞事,小牛們就去把他們家天地裏面的稻子、小果樹上面的果子統統吃光,這樣,對地主有了教訓,也讓大家飽餐了壹頓。做了好事,小牛們壹定要慶祝壹下啊,在第二天晚上,我要給大家放放假,由我親自到山間,采壹些可口的野果,還要找回壹些野花裝飾我們的領地,當然了,我們的領地是農民伯伯為我們精心挑選的山洞。找回食物和野花後,我們就盡情地吃,盡情的玩。等大家玩累後,就躺在洞外數星星。壹、二、三、四……小牛們數星星,但怎麽也數不過來……
我們所做的壹切都是幫助勤勞而又善良的農民伯伯,但我們不會向他們要壹點報酬的,因為,這種事,我們小牛本來就是應該做的!
5.描寫勤勞的詞語有哪些晨炊星飯 清晨燒早飯,入夜才吃晚飯。形容早出晚歸,整日辛勤勞苦。
出處:《舊唐書·張廷珪傳》:“又役鬼不可,唯人是營,通計工匠,率多貧窶,,朝驅暮役,勞筋苦骨,簞食瓢飲,晨炊星飯,饑渴所致,疾疹交集。”
晨興夜寐 興: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勞辛苦。
出處:《三國誌·吳書·韋曜傳》:“故勉精歷操,晨興夜寐不遑寧息,經之以歲月,累之以日力。”
承星履草 頭戴星光,腳踏草地。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作。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自敘》:“饑寒困瘁,躬執耕穡,承星履草,密勿疇襲。”
戴月披星 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或日夜趕路,旅途辛苦。
出處: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壹的:“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儉以養德 節儉有助於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克儉克勤 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出處:《尚書·大禹漠》:“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克勤克儉 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出處:《尚書·大禹漠》:“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昧旦晨興 指天不亮就起來。多形容勤勞或憂心忡忡難以入睡。昧旦,天將明未明;破曉。
出處:《晉書·簡文帝紀》:“何嘗不昧旦晨興,夜分忘寢。”
俛拾仰取 俛,同“俯”。指低頭則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則必取樹上之物。形容極其勤勞節儉。
出處:語出《史記·貨殖列傳》:“然家自父兄子孫約,俛有拾,仰有取,貰貸行賈徧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