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肇慶旅遊景點大全 肇慶旅遊景點大全介紹

肇慶旅遊景點大全 肇慶旅遊景點大全介紹

今天小編輯給各位分享肇慶旅遊景點大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肇慶旅遊景點大全介紹分析解答,如果能解決妳想了解的問題,關註本站哦。

肇慶旅遊景點介紹

肇慶旅遊景點介紹

導語:肇慶旅遊景點數不勝數,有歷史悠久著稱的,有風景宜人著稱的,也有地理奇觀著稱的。下面我來介紹肇慶旅遊景點,有時間各位都去遊覽壹番吧。

肇慶包公祠

位於肇慶城西,是為紀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慶任端州知州3年,為官清廉,大辦實事、造福端州,離任肇慶時不持壹硯歸,其政績顯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來紀念這位清官,甚至還將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夠逢兇化吉。現包公祠是壹座仿宋建築群,除牌坊、山門外,還有大殿,東、西配殿,鐘樓,鼓樓、亭、廊、井等,占地面積11500平方米,與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規模位於前列,也體現了嶺南古建築的特色和風格。

崇禧塔

肇慶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聳立在美麗的西江兩岸,為名城增輝添彩。郭沫若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穩,七星伴月月宮閑”的優美詩句。 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於明萬歷十年(1582年),巍峨壯觀,氣勢非凡。塔高57.5米,外觀9層,內分17層。每層八角塔檐均懸掛風鈴,江風徐來,鈴聲四起,令人心曠神怡。趙樸初撰書的楹聯“七星高北鬥壹塔聳南天”,鑲嵌在入口處。登塔眺望,肇慶景物盡收眼底,是登高懷古頌今的好去處。

肇慶古城墻

肇慶古城墻位於市區舊城區,周長2800米。據史料記載,肇慶始為土城墻,宋政和三年(1113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城。該城墻歷史上雖然歷盡滄桑也經過20多次修葺,但城墻和城門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墻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國罕見。 宋代的城墻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門之上各有城門樓1座,四門之外有甕城,城墻四角各有角樓1座,城外還有護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_增厚了部分城墻,並親自題書四門石匾額,改東門曰慶雲、西門曰景星、南門曰南薰、北門曰朝天。 民國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墻上的城門樓、角樓、雉堞、甕城被全部拆毀,用以填塞城門和護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墻遭到極大的破壞。 1987年至於1996年間,肇慶市人民政府為保護名城的標誌性建築,發展旅遊事業,曾多次撥專款搶修北段城墻,本著"整舊如舊"、"恢復原貌"的修繕原則,恢復了"朝天門"、墩臺和雉堞,並重建了披雲樓,使肇慶古城墻得以重現,肇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輝煌。

麗譙樓

原名禦書樓,又稱永明宮、紅樓,座落在肇慶市城中路。宋徽宗趙佶曾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繼皇位後,升端州為府,禦書“肇慶府”。為供奉禦書,於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築高臺建樓,名禦書樓。明天順六年(1462年),郡守黃瑜重建,改稱為麗譙樓。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時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宮。建國初,因該樓紅色,俗稱紅樓。麗譙樓曾陳列銅壺滴漏、乾寧銅鐘、大藤鼓等報時器,以報時刻。樓後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於此任職三年,政績卓著,以不持壹硯歸的清廉之風聞名於世。現在麗譙樓的臺基拱道門上還有匾額“古端名郡”和對聯“星巖朗曜光山海,硯渚清風播古今”。

梅庵

古端州名剎,坐落在肇慶市城西的梅庵崗上。始建於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為紀念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梅庵的建築藝術獨特,大雄寶殿保留了宋木構建築風格,是嶺南城區壹處十分珍貴的千年木構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珍視與關註。有“千年古庵,國之瑰寶”的美譽。國務院於1996年公布梅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披雲樓

肇慶古城墻長2800米,始為土城墻,宋政和三年(1113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墻。披雲樓座落於古城墻之西段,始建於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樓高三層,當時作為了望臺而建造的'。因樓矗立在城墻最高處,雲霧常繞,所以得名。今日看到的披雲樓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樓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騰王閣、 湖北黃鶴樓等宋式建築而設計的。內部結構是采納廣西真武閣結構樣式的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的穿門式門拱三層設計,占地面積為300平方米。登斯樓,望城內外,景致盡收眼底。現根據端州文史資料記載,樓內設有兩組

閱江樓

臨西江而立,樓高二層,分東西南北四座,組成四合院式的整體建築。中間是典型的嶺南庭院。設有水池、假山以點綴,種有米蘭、葵樹。 閱江樓建於明代,原為石頭庵,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改為閱江樓。第壹次國***合作期間,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團部曾設在此。葉挺為團長。在北伐戰爭中,獨立團被譽為"鐵軍"。1959年,閱江樓辟為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館內除葉挺獨立團團史陳列外,每年還展出各種類型的展覽。閱江樓西側的"古崧臺"現建有端硯陳列館。現展覽部分陳列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通稱葉挺獨立團),1925年11月21日在肇慶成立,全團2100多人,***產黨員葉挺擔任團長,是中國***產黨創建和領導的第壹支正規部隊。通過陳列歷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葉挺獨立團的光輝戰鬥歷程,是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場所。

元魁塔

位於江濱東路東端,渡頭村的東南側。始建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相傳為渡頭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舉,仕途暢通之時回鄉所建,故名“元魁塔”。 塔高23.1米,外觀七層,內為九層,屬樓閣式穿壁繞平座磚塔。造型自下而上每層高度按比例養活塔檐及平座逐漸收縮,呈上細下大之錐型,雖斜不倒,十分穩重,既有明代的建築特色,又有宋代的建築風格。

白沙龍母廟

位於肇慶市西郊龜頂山之東,廟址面臨西江北岸的白沙灘,故名白沙龍母廟, 1984年11月,肇慶市政府公布,白沙龍母廟為肇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沙龍母廟始建於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此廟歷代有修葺,其建築布局座北向南,以中軸線貫穿整個建築群。從河濱廣蔭石牌坊進入,空地通道之旁,東有龍母亭,西有戲臺,通首直達山門,內為朝廳,耳房設在兩側,再往前走,是大殿和龍母後殿,大殿兩旁各有青雲巷,東西配殿、廟舍,客廳位於巷的外側。建築的四周,是寬廣深遂的庭院花園,其間古樹蒼蔥挺拔,小鳥啼鳴,花香撲鼻,香煙裊繞,顯得環境寂靜清幽。

九龍湖景區

位於肇慶市鼎湖鳳凰生態旅遊區內,是嶺南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景區,“壹湖碧水,十溪匯流,百鳥爭鳴,千傾森林,萬畝水面。”是對九龍湖景區的全面寫照。九龍湖方圓19萬畝,與國際級的自然保護區鼎湖山壹脈相連,四周峰巒叠嶂,山高林密,蒼籠叠翠,湖面蜿蜒曲折,壹幅純天然綠色畫卷。是親近自然、體會山野風情、休閑度假、戶外拓展、提高綜合素質的好去處!

;

肇慶旅遊必去景點

肇慶旅遊必去景點大全

肇慶是遠古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壹,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中國傳統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較早的地區之壹,下面是由我為妳精心編輯的肇慶旅遊必去景點大全,歡迎閱讀!

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

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是關於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通稱葉挺獨立團)的博物館,葉挺獨立團於1925年11月21日在肇慶成立,全團2100多人,***產黨員葉挺擔任團長,是中國***產黨創建和領導的第壹支正規部隊。陳列通過歷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葉挺獨立團的光輝戰鬥歷程,是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場所。

肇慶古城墻

肇慶古城墻位於市區舊城區,周長2800米。據史料記載,肇慶始為土城墻,宋政和三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城。該城墻歷史上雖然歷盡滄桑也經過20多次修葺,但城墻和城門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墻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國罕見。宋代的城墻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門之上各有城門樓1座,四門之外有甕城,城墻四角各有角樓1座,城外還有護城河。

封開千層峰

千層峰位於廣東省封開縣漁澇鎮東南8公裏的黃崗河畔,由重重疊疊的色彩斑斕的砂頁巖和局部鈣質頁巖構成,屬砂巖峰林地貌,形成於三億八千萬年前的'泥盤紀。它還是我國最古老的造山運動——嘉理東造山運動所造成的山峰,是廣東兩個嘉理東造山運動的標準地之壹。這裏群峰聳立,蒼翠欲滴,主峰高233米,如倚天長劍,直插雲霄,奇偉險峻。山雖不高,但卻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廬山之秀、峨眉之幽”於壹身。

龍母祖廟

龍母祖廟位於德慶縣西江岸邊的悅城鎮,相傳為龍母故鄉。龍母廟現是嶺南規模較大的古廟,在建築學上有很高的價值,至今仍有許多不解之謎。

肇慶星湖風景區

肇慶星湖風景區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壹,被譽為兼得“西湖之水,陽朔之山”的“嶺南第壹奇觀”。位於肇慶鼎湖區的鼎湖山風景區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

廣新生態園

廣新農業生態園占地面積5000多畝,是實施綠色經濟發展戰略,以土地整理推動農業綜合開發,實施“三高農業”的典範。

盤龍峽生態旅遊區

盤龍峽生態旅遊區位於德慶縣西北部,距縣城28公裏,占地3萬畝。景區內古木蔥蘢,國家壹級保護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欏遍布其間,是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拍攝基地,南中國最大的天然大氧庫。

;

肇慶旅遊景點

1、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位於廣東省肇慶市。是第壹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同時是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十大文明風景旅遊示範點和ISO14000國家示範區。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由七星巖和鼎湖山兩大景區組成,總面積20.61平方公裏。主要景點有天溪十景、雲溪十景、寶鼎園。

2、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慶城區東北18公裏,位於北緯23°10’,東經112°31’。因地球上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幹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學者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1956年,鼎湖山成為我國第壹個自然保護區。

3、肇慶七星巖位於肇慶市區北約4公裏處,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裏,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

4、封開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東部、賀江以東大部分地區,由北部的西山、狼嶺山,東部的黨山、七星巖山,南部的黃崗山、豐壽山、麒麟山及賀江圍限起來,面積約1326平方公裏,核心區面積117平方公裏。

5、龍山景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素有“廣東小桂林”美譽,占地面積129.3公頃。景區內有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山水映輝所襯托出的壹片片迷人景色;有獨壹無二,鬼斧神工所雕的石灰石溶巖神奇景觀;還有多種或輕松寫意或緊張刺激的旅遊運動,進入景區會使妳有如回歸大自然的懷抱,重拾清新、夢幻、生動的感覺。

肇慶哪裏有好玩的旅遊景點

肇慶好玩的旅遊景點有鼎湖山、七星巖、龍母祖廟 、六祖寺、盤龍峽、竹海大觀。

肇慶,古稱端州,廣東省地級市。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廣州都市圈城市之壹、“廣佛肇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轄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廣寧縣、德慶縣、封開縣、懷集縣,代管四會市,設肇慶新區、肇慶高新區兩個經濟功能區。

轄區總面積約14897.4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年11月1日零時,肇慶市常住人口為4113594人。

肇慶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東鄰穗、深、港、澳,背靠祖國大西南,是經濟發達地區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樞紐。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肇慶城區的七星巖,素有“嶺南第壹奇觀”的美譽;鼎湖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以星湖風景區為中心,沿西江、綏江溯江而上,盤龍峽、“天下第壹石”、千層峰、廣寧竹海大觀、燕巖等景點次遞展開,構成了千裏旅遊走廊的絢麗畫卷。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府宜居山水城市。從漢代到清代,肇慶多次成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肇慶是廣府文化發祥地之壹,粵語的發源地,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最早的交匯處。

隋朝開皇九年(589)置端州;宋政和八年(1118)設肇慶府;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至清乾隆十壹年(1746),肇慶是兩廣總督府駐地。

癌癥的治療費用為何越來越高?“網絡廁所”會造成什麽影響?電動車多次降價,品質是否有保障?華強北的二手手機是否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