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時間有壹檔節目讓飛花令再次收到人們的熱捧,在中國詩詞大會中有壹個最精彩的環節叫飛花令,即每場詩詞比賽都設置壹個關鍵詞,讓選手輪流說出關鍵詞的詩句,只要有壹方說不出來,那麽另壹方就獲勝了。人們在感慨選手學識淵博之余,對飛花令也表現出很大的興趣。飛花令起源於古代的行酒令,是行酒令中的雅令,古詩中帶有花字的七言以內的詩句都算是飛花令。
首先,飛花令是古代人們飲酒助興的壹個遊戲,是行酒令中的雅令。行酒令是我國古代在筵席上為了助興取樂而誕生的飲酒遊戲,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但在隋唐時期飲酒令在士大夫中風行,士大夫們常常賦詩撰文,讓行酒令得以完善。酒令又分為通令和雅令,其中通令主要是指擲骰子、抽簽或猜拳等行令方式,所以通令很容易營造出熱鬧的氣氛,並且在民間較為流行,但通令的行令方式奮臂喧爭,會顯得粗俗且有失風度。而雅令則是推選壹名令君,讓令君出詩句或者對子,然後其他人按首令的內容和形式續令,對不出或者出錯了就要被罰飲酒,飛花令就是屬於雅令,雅令對行酒令者的文采要求高,所以在士大夫之中較為流行。
然後,飛花令對於詩句的格律和關鍵詞出現的位置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飛花令的飛花壹詞來源於?春城無處不飛花?這句詩,所以最典型的飛花令是要求行令人所賦的詩句中必須帶有花字,並且花字所在的位置也有嚴格的要求。行飛花令壹般選用詩和詞,並且詩句不超過七個字,例如令君選了?花近高樓傷客心?,可見首句的第壹個字是花,那麽下壹個人就要接第二個字是花的詩句,如?春花秋月何時了?,然後第三個人所接的詩句第三個字必須是花字,以此類推,到了花在第七個字的時候就完成壹輪,然後可以繼續重新循環下去,直到接不了詩句或者接錯了為止,所以在古代以花為關鍵詞的詩句是飛花令。
最後,隨著時代的發展,飛花令也被後人改良成關鍵詞不再僅僅只有花字,而是增加其他在古詩詞中常出現的詞語,如春、月、雲等,使得飛花令的難度降低,讓每個人都可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