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待人的詩句 1. 關於待人處事的詩句
1、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這是顏回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
2、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語出《尚書》
3、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
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語出《論語》
4、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
存心使別人得到好處,即使是素不相識的人也容易和睦相處,存心使別人得到災禍,即使是父子也會彼此離心,相互怨恨——語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5、聖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
聖人和眾人沒有高下之分。——語出李贄《焚書。復京中朋友》
6、有言逆於汝誌,必求諸道;有言遜於汝誌,必求諸非道
對違反妳意誌的話,壹定要看它合乎道義的方面;對順從妳意誌的話,壹定要看它不合乎道義的方面。——語出《尚書》
7、眾怒難犯,專欲難成——語出《左傳》
8、來而不往非禮也——語出《禮記》
9、言則我從,斯我之賊
順從我說話的人,這是害我的人。——語出宋張孝祥《取友銘》
10、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聽取逆耳之言有益,愛聽奉承話有害。——語出《史記》
先整理到此,如果有需要再說,希望能有用。
2. 有關待人處世的詩句
太剛則折,太柔則廢。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嘆世之壹唐伯虎
富貴榮華莫強求,強求不出反成羞。
有伸腳處須伸腳,得縮頭時且縮頭。
地宅方圓人不在,兒孫長大我難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憂煎不用愁。
嘆世之二唐伯虎
萬事由天莫強求,何須苦苦用機謀?
飽三餐飯常知足,得壹帆風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言懷唐伯虎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下眠。
慢勞海內傳名字,誰論腰間缺酒錢?
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多道我神仙。
些須做得功夫處,莫損心頭壹寸天。
嘆世唐伯虎
坐對黃花舉壹殤,醒時還憶醉時狂。
丹砂豈是千年藥,白日難消兩鬢霜。
身後碑銘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追思浮生真成夢,到底終須有散場。
3. 關於真誠待人的名言警句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裏。(《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吃壹塹,長壹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春宵壹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D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裏***蟬娟。
(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劉勰 )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三國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
(《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誌。
(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張九齡)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趙翼) 回答者:zhxr63 - 大魔導師 十三級 8-15 16:44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
(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裏。(《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吃壹塹,長壹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春宵壹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D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裏***蟬娟。
(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
4. 有關真誠待人的名言名句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裏。(《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吃壹塹,長壹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春宵壹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D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裏***蟬娟。
(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劉勰 )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三國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
(《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誌。
(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張九齡)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趙翼) 回答者:zhxr63 - 大魔導師 十三級 8-15 16:44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
(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裏。(《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吃壹塹,長壹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春宵壹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D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裏***蟬娟。
(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
5. 有關於待人之禮的詩歌嗎
1、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君子憂道不憂貧。
3、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4、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5、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6、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7、奢者狼藉儉者安,壹兇壹吉在眼前。
8、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9、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10、禮貌使人類***處的金鑰匙。
11、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12、不論妳是壹個男子還是壹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壹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於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
13、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底煩擾,是壹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壹時沖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
14、青年人應當不傷人,應當把個人所得的給予各人,應當避免虛偽與欺騙,應當顯得懇摯悅人,這樣學著去行正直。
15、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壹件大事。
16、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17、壞事情壹學就會,早年沾染的惡習,從此以後就會在所有的行為和舉動中顯現出來,不論是說話或行動上的毛病,三歲至老,六十不改。
18、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 梅裏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19、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壹,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壹步。
20、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21、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22、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23、奢則妄取茍取,誌氣卑辱;壹從儉約,則於人無求,於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
24、半截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
25、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6. 關於以誠待人的古詩
1、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這是顏回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2、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語出《尚書》3、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語出《論語》4、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存心使別人得到好處,即使是素不相識的人也容易和睦相處,存心使別人得到災禍,即使是父子也會彼此離心,相互怨恨——語出《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5、聖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聖人和眾人沒有高下之分。——語出李贄《焚書。
復京中朋友》6、有言逆於汝誌,必求諸道;有言遜於汝誌,必求諸非道對違反妳意誌的話,壹定要看它合乎道義的方面;對順從妳意誌的話,壹定要看它不合乎道義的方面。——語出《尚書》7、眾怒難犯,專欲難成——語出《左傳》8、來而不往非禮也——語出《禮記》9、言則我從,斯我之賊順從我說話的人,這是害我的人。
——語出宋張孝祥《取友銘》10、苦言藥也,甘言疾也聽取逆耳之言有益,愛聽奉承話有害。——語出《史記》良言壹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恭敬不如從命,受訓莫如從順。——宋·釋贊寧恭而不近於諛,和而不至於流。
——明·薛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