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春節的詩句三句

描寫春節的詩句三句

1. 寫三句關於春節的詩句(有關春節的古詩句3個)

寫三句關於春節的詩句(有關春節的古詩句3個) 1.有關春節的古詩句 3個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守歲》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其歡新故歲,迎送壹宵中。

2.有關春節的古詩(3首)

1、醉桃源·元日 宋代:吳文英 五更櫪馬靜無聲。

鄰雞猶怕驚。日華平曉弄春明。

暮寒愁翳生。 新歲夢,去年情。

殘宵半酒醒。春風無定落梅輕。

斷鴻長短亭。賞析:“元日”,即元旦。

“五更”兩句,寫壹年復始,壹切都趨於清靜無為的狀態之中。言在元旦的淩晨,臥槽之馬在寂靜地休息著,鄰家的打更雞,也象是在怕要驚醒人們的好覺似的,不再打鳴。

“日華”兩句,概述壹天變化。言拂曉時太陽出來了,跟著似乎春天也降臨到了人間,萬物開始清明復蘇,然而到了入暮時分殘寒侵體,又使人感到了壹種無明的憂愁。

上片是概述自己元日之中的壹天感受,及心情的變化。“新歲夢”三句,寫己之醉夢至醒的過程。

言元旦清晨的好夢,是對去年的眷戀之情。而自己在除夕夜所飲的酒,過了壹夜如今也已半醒過來。

“春風”兩句,醒後見聞。言柔和的春風在輕輕地飄東拂西,將梅花瓣緩緩地送至地面。

忽然聽到從驛亭那邊傳過來幾聲孤雁的淒鳴聲,不由使人感到了壹種孤獨中的悲哀。下片述己孤身度日的無聊情狀。

全詞娓娓而談,籠罩著壹種淡淡的哀傷。2、歲夜詠懷 唐代:劉禹錫 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念昔同遊者,而今有幾多?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

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賞析:壹般說來,守歲之夜(即除夕)人們常常盼望來年的諸事如意,大運亨通。

而此詩卻壹反常情,首聯便說:“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意思是說:多年來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過,新的壹年又當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會有新的希望了。頷聯說:“念昔同遊者,而今有幾多?”“同遊者”在這裏是指柳宗元、王伾、王叔文、韓泰、陸質、呂溫、李景儉、韓曄、陳諫、淩準、程異、房啟等政治上的革新派。

他們有的被殺,有的病死,有的渺無音信。這裏應特別提出新亡的好友柳宗元。

元和十二年,朝廷派柳宗元到條件較好的柳州做刺史,而把劉禹錫派往條件極差的“惡處”(《因話錄》)播州(即今遵義地區)。柳宗元考慮劉禹錫的老母年近九旬,不宜去往荒遠之地,便主動要求與劉對調。

而今比詩人年輕二十三歲的柳宗元卻在“惡處”困病而亡,這不能不使詩人倍加傷懷。因此,這“有幾多”固然是傷悼眾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對摯友柳宗元的痛悼;表現的是“壹人突逝,舉目寂空”的沈痛之情。

頸聯表面是寫自己的頹傷,表現的是無所作為之情,實際是牢騷之語,抒發的是憤激之情。詩人早年苦讀,不慕榮華,註重品格修養;中年積極參加政治革新,極力革新政治,成為永貞革新中最核心的人物之壹,時稱“二王劉柳”;革新失敗,流徒邊州,在極端的困境中,不但寫了大量的政治諷刺詩,痛斥宦官權臣和趨炎附勢之徒是壹批渺小而又可惡蚊蟲(《聚蚊謠》),並寫下不少相當有份量的政治散文;遇赦放還,仍痛罵靠鎮壓永貞革新而上臺的人物為“桃李顏”之徒。

他戰鬥不息,從來沒有以“安閑為自在”過。這種以生死置之度外的不屈精神,絕不能說是“將壽補蹉跎”。

因而可以說,此聯抒發的是壹種極端痛苦的憤慨和牢騷,是正意以反語出之。尾聯:“春色無新故,幽居亦見過。”

表面是說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貶謫幽居時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含義卻是:自然界的春天是無所謂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臨人間,看不到國家興旺景象的來臨。

劉禹錫雖然才華橫溢,但他並不甘心當壹名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以利國計民生。他奮鬥壹生,壯誌未酬,這是十分苦悶的。

此詩表面似乎是表現詩人的平靜、閑適、甚至有些頹傷;但字裏行間,卻隱透出詩人極端的苦悶。這種隱真意實情於字背的方法,是這首詩的主要特色之壹。

特點之二是“對仗”。本來,律詩只要求中間兩聯對偶,首尾兩聯是無所謂的。

但此詩卻能用字字平易、句句明白如話的語言,寫得聯聯對仗,句句通俗,這是不易做到的。3、守歲 宋代: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賞析:《守歲》,十六句,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壹個層次六句:“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這裏用生動的比喻說明守歲無益,從反面人題,跟前兩首有所不同。這個比喻不但形象生動,而見辰龍巳蛇,以蛇比歲,不是泛泛設喻。

這六句的前四句寫歲已將近,後二句寫雖欲盡力挽回,但徒勞無益。“系其尾”字面雖然用《晉書·賈後傳》“系狗當系頸,今反系其尾”的話,但在行文中完全以“赴壑蛇”為喻:到了除夕,已經是末梢了,倒拔蛇已不大可能,何況只抓蛇尾巴梢,哪裏能系得住呢?以這樣六句開頭,好像說這個風俗無道理。

要寫守歲,先寫守不住,不必守,這是欲擒故縱,使文字多波瀾的手法。中間六句是第二個層次:“兒童強不睡,相守夜諶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

這個層次寫守歲的情景。壹個“強”字寫出兒童過除夕的特點:明明想打磕睡,卻還要勉強歡鬧。

這兩句仍然是作者回味故鄉的風俗,而不是他在鳳翔時的。

3.關於春節的詩 3首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說此年豐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 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

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試筆(選壹)

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4.關於春節的詩句

1、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2、唐代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壹年將盡夜,萬裏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譯文:

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壹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相親。

今夜是壹年中的最後壹個夜晚,我還在萬裏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家門。

回首前塵竟是壹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

愁苦使我容顏變老,白發爬滿雙鬢,在壹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壹個新春。

3、宋代陸遊的

《除夜雪》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譯文:

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壹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

盛了半盞屠蘇酒的酒杯還沒來得及舉起慶賀新年,我便就著燈光用小草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4、北朝薛道衡的

《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譯文:

入春才剛剛七日,離開家已經有兩年了。

歸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後,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5、唐代劉長卿的

《新年作》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譯文:

新年來臨,思鄉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淚。

年老了反而被貶謫他處居於人下,連春天也腳步匆匆走在我的前頭。

在嶺南早晚只能與猿猴相依作伴,或與江邊楊柳***同領受風煙侵吹。

我已和被貶為長沙太傅的賈誼同遭遇,不知今後還要幾年才能還鄉?

5.三年級關於春節的古詩大全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拜年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唐)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春節看花市〔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隊列,草株木本鬥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壹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董必武〕

***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6.春節的詩句

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註釋

1. 元日:農歷正月初壹。

2. 壹歲除:壹年過去了。

3. 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裏,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 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

4. 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5. 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賞析

這首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壹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壹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壹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7.有關於春節的古詩句,越多越好

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壹回佯怒,壹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裏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8.關於春節過年的古詩句大全

1、《除夜》

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2、《新年有感》

錢來蘇

金甌何事告雕殘,此責當塗敢自寬。

遙望中原烽火急,狂流壹柱在延安。

滿地瘡痍不忍看,三邊耕織有余歡。

勤勞無逸能興國,士馬騰歡敵膽寒。

3、《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5、《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6、《鳳城新年詞》

黃景仁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