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說,青巖古鎮值得去嗎?我該說什麽?其實我去吃了個青巖豬蹄。
青巖古鎮位於貴陽南郊,距市區約29公裏。從我住的貴陽花果園坐210路公交車,3元起的票價直達。
山地軍事城市,黔中古鎮。
這座古鎮以藍色巖石命名,最初是壹座軍事要塞。由軍事城防演變而來的古鎮,始建於明朝洪武十年(1378),素有貴陽“南大門”之稱。
這個5A級景區其實是不需要門票的。壹個人在古鎮裏遊蕩,左拐右拐,隨心所欲。
在青巖古鎮,賣的最多的店鋪是紅燒豬腳和辣雞角。兩者都是青巖的特色小吃,不過紅燒豬腳的歷史要比辣雞角早很多。
據說清末青巖人趙義炯去北京趕考。臨走的時候,他媽煮了壹鍋豬蹄讓他在路上吃。結果,趙壹炯是第壹名。
所以青巖人也稱紅燒豬蹄為“壹號蹄”。
“遊青巖古地,賞青巖美蹄”。走在古玩街上,壹路都是喊叫聲:小姑娘,快來嘗嘗我的豬蹄!
我,壹個中年婦女,被人叫成小姑娘,竊喜。當地朋友教我如何分辨紅燒肉腳,選擇清淡壹點的。因為顏色深,賣不出去,煮著煮著。
從定光門進入青巖古鎮。這裏的門和墻都是石頭做的。雖然是6月底,但是貴陽的氣溫真的挺舒服的。
青巖古鎮平均氣溫14℃-1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壹年四季都適合遊玩。
青巖古鎮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建築,古鎮內古建築比比皆是。鎮上有許多歷史遺跡,如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青巖教案遺址、趙狀元大宅、平崗先生故居、紅軍長征作戰指揮部等。
歷史上青巖古城四門內外有八座牌樓,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三座。從定光門往前走,妳會看到第壹個。
作為壹個蘇州女人,我去過無數的江南古鎮。古鎮都差不多,但都不壹樣。青巖古鎮,當地人還住著,很接地氣,感覺不錯。
商店,客棧,被時間打磨光滑的石板路...這樣走路很愜意。
大概是因為疫情的原因,遊客不多,這是我喜歡的。
雜貨店前,孩子們聚在壹起玩耍,像童年壹樣。
逛累了,隨便找了壹家顧客比較多的小店,坐下點了壹份青巖豬蹄。25塊錢壹斤基本是統壹價格,不貴。
其實在貴州各地,都能找到青巖鹵豬蹄的身影。來青巖古鎮吃個鹵豬腳,才算來過貴陽。
有趣的是,這已經是壹個非常美味的綠色巖石燉豬蹄,而且還蘸著調料吃。這種蘸醬由辣椒醬、雙花醋、姜末、蔥花等制成。
還點了壹份特色米豆腐,店裏阿姨估計我不能吃辣,就沒放多少。
我想嘗遍所有的東西,點了壹份特制的蛋糕粥。以藕粉為基料,上面放壹個煮好的年糕球,撒上芝麻、花生等配料,然後用勺子將年糕搗碎,拌入藕粉。
據說這種餅子粥通常是當地人的早餐,還挺好吃的。
吃完青巖豬蹄,逛逛古鎮。
偶然的項英寺,位於南大街西側的山腳下,有“千山祖廟”的美譽,是桂陽著名的古剎之壹。
文昌閣曾是文人墨客學習、聚會、祭祀文昌帝的地方。不幸的是,那天大門緊閉。
老街上,放學的孩子在玩捉迷藏,到處都是笑聲。靜靜地站在那裏很久,嘴角上揚。
還去了青巖的“小長城”,靜如包機。
當時已近黃昏,想等到夜幕降臨再去看夜色中的青巖古鎮。我發現許多商店都在壹個接壹個地關門,因為最近沒有遊客。
我在城墻上來回走了好幾次,看著壹片田野,想起了童年的鄉村。自從老房子拆了,我就覺得自己沒有家鄉了。大概真的是歲月不饒人,鄉愁無處安放。
在城墻上,俯瞰那些散落的房屋。兩邊的池塘裏,荷花滿溢。為數不多的遊客正在逐漸散去。
從定光門到西門,有些路我來回走了好幾趟,在門口喊的小姐姐差點就認識我了。
離開的時候,我回憶起了獨自在車上遊蕩的青巖古鎮。在我的記憶裏,那是滿街的紅燒豬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