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秋風辭》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劉禹錫《秋風引》
昨夜秋風來萬裏。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蘇軾《蝶戀花》
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遙見胡地獵,韝馬宿嚴霜。--王昌齡《塞下曲》
秋風起函谷,勁氣動河山。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徐惠《秋風函古應詔》
《秋風辭》
兩漢: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譯文:秋風刮起,白雲飛。草木枯黃雁南歸。秀美的是蘭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難忘懷。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劃動船槳揚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簫來打起鼓,歡樂過頭哀傷多。年輕的日子早過去,漸漸衰老沒奈何。
詩開篇寫道:“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陣陣秋風卸白雲而飛,岸邊的樹木已不復蔥郁,然而紛紛飄墜的金色的落葉,為秋日渲染了壹副斑斕的背景。大雁蒼鳴,緩緩掠過檣桅……短短兩句,清遠流麗。愁樂事可復而盛年難在。武帝求長生而慕神仙,正為此壹段苦處難譴耳。人生老之將至,所有壹切也會隨著死亡不復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為“少壯幾時兮奈老何”而憂傷呢?
《秋風引》
唐代: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譯文:秋風不知從哪裏吹來,蕭蕭地送來了大雁壹群群,清早秋風來到庭中的樹木上,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秋風的聲音。這首詩表達出了詩人的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但妙在不從正面著筆,始終只就秋風做文章,在篇末雖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寫到他“聞”秋風而止。從全詩看來,卻必須說“不可聞”,才與它的蒼涼慷慨的意境、高亢勁健的風格相融浹。這首詩借景抒情,主要表達的其實是這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它說明秋風的來去雖然無處可尋,卻又附著它物隨處存在,風吹樹動,蕭蕭木葉,那無形的秋風分明已經近在庭院、來到耳邊了。
《塞下曲》
唐代:王昌齡
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
遙見胡地獵,韝馬宿嚴霜。
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場。
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
這首詩的意思是:秋風在夜晚暗暗吹過邊塞的河流,吹過雁門的桑田,邊地壹片蕭瑟。遠遠地能夠看見胡地有人在打獵,雖說還不是秋天,邊塞卻已經十分寒冷,戰士們只能在嚴霜中風餐露宿。在戰場上,兵士們被分成五道作戰,孤軍奮戰,身經百戰。戰士們雖然英勇,結果功勞多的反而會被下獄,想起這,真是讓戰士們傷心啊。詩歌主旨含有非戰之意,作者主觀上並沒有言反戰,而這種情緒通過對戰場荒涼淒慘景象的描述流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