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摒棄功利,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摒棄功利,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近年來,人們開始帶著功利的目的閱讀和學習古代文學和文化。成年人帶著“讀了有什麽好處”的疑惑去讀,學生帶著“考試可能成功”的想法去學習。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只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屑和褻瀆,追求精神財富才應該是我們學習古文化的最終目的。

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學瑰寶。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的《論語》,積極入世的孟子,說世間萬物皆有所生的老子,愛己之身的墨子,都能讓我們有所收獲,受益匪淺。但現在,面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謂之君子”這樣的強勢話語,有功利心理的同學首先想到的是使役用法、判斷句、句子翻譯等表面的東西。再深壹點?這句曾經激勵了千千萬萬貧困生追求正義和崇高精神的名言,在他們心中激起不了任何波瀾,思想再洶湧,也無法激勵他們。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生活方式的多樣化,人們開始麻木,開始追求功能,但內心卻逐漸疲憊。人們的日常生活充斥著快餐式的閱讀,壹系列吸引眼球的爆炸性新聞層出不窮。雖然從網上收獲了很多知識,但還是覺得腦袋空空,肚子裏沒有墨水;業余時間在社交場所的娛樂再多,也無法阻止妳的思緒從腦海中飛走。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在壹個人的世界裏,靜靜的閱讀古代文學,妳會體會到它給自己帶來的鼓舞力量。儒家的積極進取,道家的清靜無為,墨家的兼愛不攻等。,妳的心靈會得到安慰,妳純潔正派的思想會充滿天地之間。

用功能主義思想看待古代文化的人,也是沒有文化背景的人。外表再好,也只能讓人在交談中壹眼看穿他的方式。“修身、治國、平天下”,用古文化來框定自己,哪裏能比得上讓自己擁有古典氣質?像那些看功利性書籍的學生,只學到考試有用的古文化方面的東西,學到的東西只是表面的,靈魂本質卻無法理解。沒有對古代文化的深入了解,如何繼承和發展這些文化瑰寶,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如何讓自己成為壹個具有優秀文化素養的人?只有不帶功利心,不帶既定目標,認真閱讀古代文學作品,才能沈浸在文化氛圍中。

只有拋開功能之心,了解傳統文化,才能讓自己的心靈變得豐富,成為壹個由內而外散發著文化氣質的人,才能讓人們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保持正直的精神和善良的心,才能在喧囂的社會中有更多平和寧靜的世界,才能讓人們不斷追求真善美, 從而不斷影響社會價值觀回歸正確的位置,從而使整個社會充滿豐富的頭腦、超脫的思想、高尚的正氣、高尚的文化。

古代文化帶來的正能量在下降,更需要人們拋棄功利,純粹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愉悅。挖掘古代文化精神的力量。

標簽:功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