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淡泊明誌的詩句
關於淡泊明誌的詩句6 1.描寫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詩句
壹、飲酒(其五)
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誌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裏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二、題破山寺後禪院
作者常建 朝代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沈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三、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作者範成大 朝代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譯文
壹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壹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四、雨過山村
作者王建 朝代唐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譯文
雨中傳來雞鳴,山村裏依稀壹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壹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壹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五、江村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裏,村中的壹切都顯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老妻正在用紙畫壹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壹只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壹些錢米,我還有什麽奢求呢?
2.關於淡泊的古詩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李白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不以壹毫私利自蔽,不以壹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三國·諸葛亮)
幽境自能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癡(宋·惠洪)
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唐·白居易)
壹杯洗滌無余,萬事消磨運遠,浮名薄利休羨(宋·趙師俠)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明·洪自誠)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誠)
也笑長安名利處,紅塵半是馬蹄翻(唐·僧尚顏)
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清·李汝珍)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詠雲〉
3.關於明誌的詩句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4、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9、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10、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4.關於竹子淡泊明誌,溫文爾雅的詩句(全詩)
贊頌竹子的詩句及其出處:
1、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竹》 梁·劉孝先
2、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淩空。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賦得階前嫩竹》 陳·張正見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 》 清·鄭燮
4、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5、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鄭谷
6、竹,臨池,似玉。悒露靜,和煙綠。搶節寧改,貞心自束。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竹》 唐·韋式
7、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長竹》 唐·陳陶
8、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詠竹》 宋·黃庭堅
9、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10、道院竹繁教略洗。鳴琴酌酒看扶疏。不圖結實來雙鳳。且要長竿釣巨魚。——《洗竹》 唐·王貞白
11、萬物中瀟灑。修篁獨逸群。貞姿曾冒雪。高節欲淩雲。細韻風初發。濃煙日正熏。因題偏惜別。不可暫無君。——《送鐘元外賦竹》唐·孫峴
12、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壹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慈竹》宋·樂史
5.形容淡泊的詩句
1、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2、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3、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
4、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
5、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8、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黨存於廉,廉乃大興。
9、人人廉政,腐敗滅亡;人人自律,黨風自強。
10、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11、上不愧黨,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12、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13、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14、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辦事才敢言。
15、名為錮身鎖,利是焚身火。
16、風花雪月本閑,而勞憂者自冗。
17、與人方便,隨遇而安。
18、勿唯小貽大,勿唯私損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權傷民。
19、為人正,為政勤,為官廉,為民實。
6.能反應自己淡泊明誌的詩句是啥
能反應自己淡泊明誌的詩句:
1.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 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
3.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
4. 也笑長安名利處,紅塵半是馬蹄翻。
5. 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
6.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
7.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8. 竹籬茅舍白雲邊,柳岸蘭溪釣自然。
9. 料峭春風吹酒醒,也無風雨也無晴。
10.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11.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12. 幽境自能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癡。
13. 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
14.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15.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6.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17.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18. 只可自愉悅,不堪持贈君。
19.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0. 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關於淡泊明誌的詩句 1. 描寫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詩句
(壹)陶淵明《飲酒》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簡 析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擡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 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凈化,或者說,能夠超脫於現實之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四句詩就是講這個道理。“結廬在人境”是說生活在現實社會中。“車馬喧”指人世間各種煩人的塵雜,也是世人為富貴榮華而奔競的形象寫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塵雜不染,就因為能做到“心”。“心遠”就是思想上絕棄富貴榮華之念。壹個人丟掉了物欲,斷絕了塵想,精神就遠遠超出於塵世之外了。詩人采菊東籬,悠然自得,又逢山氣特佳,飛鳥投林的黃昏,大自然的壹切都顯得和融淳凈;此時的詩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與大自然融為壹體了。 這是對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領悟;從廬山壹帶傍晚的自然環境說,壹切都顯得和融渾樸,充滿生機,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詩人的悠然情懷與眼前的自然氣象,都合於自然之,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會妙合了。
(二 ) 歸田園居·其三·種豆南山下——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裏雜草叢生,豆苗卻長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來到田裏鋤草,晚上披著月光扛著鋤頭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蓋了狹窄的田間小路,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裳。衣裳濕了倒不重要,只要不違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評 析
此詩是描寫陶淵明勞動生活的代表作。雖寫勞動,其主旨卻並非寫勞作之艱辛,而是表現壹種審美情趣。試思:"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是壹幅何等美妙的荷鋤夜歸圖。艱辛自是艱辛,詩人也說"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但是,"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呀!後兩句正可以看作是此詩全篇的眼線,是透露詩人心緒之所在。
(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壹首詠雪寄情詩。大雪中望遍千山看不到壹只飛鳥;找遍萬條路,不見壹個行人。只有孤零零的壹條小船上,坐著壹位披蓑衣、戴鬥笠的漁翁,獨自冒著大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處境的嚴酷,心情的孤寂。
《江雪》的深層意蘊,寄托了壹種傲然獨立,清竣高潔的人格理想。詩人曾參與過政治革新,但改革失敗後,受到排斥,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內心的孤獨,便通過環境描寫反映出來。當時的政治環境就象詩中所說的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壹樣,環境是非常惡劣的。但詩人不屈服於壓力,依然故我,堅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獨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釣的漁翁。
寒江獨釣的畫面和深刻的含義使全詩情景交融,充滿了詩意美。
( 四 )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洌,淙淙流瀉於山石之上,有如壹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麽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竹林裏傳來了壹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壹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壹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壹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範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誌,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這首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2. 能反應自己淡泊明誌的詩句是啥
能反應自己淡泊明誌的詩句:
1.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 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
3.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
4. 也笑長安名利處,紅塵半是馬蹄翻。
5. 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
6.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
7.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8. 竹籬茅舍白雲邊,柳岸蘭溪釣自然。
9. 料峭春風吹酒醒,也無風雨也無晴。
10.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11.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12. 幽境自能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癡。
13. 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
14.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15.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6.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17.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18. 只可自愉悅,不堪持贈君。
19.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0. 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3. 關於竹子淡泊明誌,溫文爾雅的詩句(全詩)
贊頌竹子的詩句及其出處:
1、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竹》 梁·劉孝先
2、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淩空。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賦得階前嫩竹》 陳·張正見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 》 清·鄭燮
4、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5、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鄭谷
6、竹,臨池,似玉。悒露靜,和煙綠。搶節寧改,貞心自束。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竹》 唐·韋式
7、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長竹》 唐·陳陶
8、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詠竹》 宋·黃庭堅
9、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10、道院竹繁教略洗。鳴琴酌酒看扶疏。不圖結實來雙鳳。且要長竿釣巨魚。——《洗竹》 唐·王貞白
11、萬物中瀟灑。修篁獨逸群。貞姿曾冒雪。高節欲淩雲。細韻風初發。濃煙日正熏。因題偏惜別。不可暫無君。——《送鐘元外賦竹》唐·孫峴
12、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壹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去年笱已長,今年笱又生。——《慈竹》宋·樂史
4. 形容淡泊的詩詞
不以壹毫私利自蔽,不以壹毫私欲自累(宋·朱熹)淡薄名利的詩句
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三國·諸葛亮)
幽境自能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癡(宋·惠洪)
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遊快活人(唐·白居易)
壹杯洗滌無余,萬事消磨運遠,浮名薄利休羨(宋·趙師俠)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明·洪自誠)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誠)
也笑長安名利處,紅塵半是馬蹄翻(唐·僧尚顏)
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清·李汝珍)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詠雲〉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蘇軾
料峭春風吹酒醒,也無風雨也無晴
鄭板橋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黃庭堅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白居易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怒
阮籍
薄椎鑒明月,清風吹我尋仙襟
嵇康
諸葛亮 “淡泊明誌 寧靜致遠”
*警言三箴:
清: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壹介不茍、鬼伏神欽.
慎:深謀遠慮、未雨綢繆;行有不得、投求諸己.
勤:手眼俱到、死而後已;困知勉行、日以繼夜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諸葛亮 “淡泊明誌 寧靜致遠”
*警言三箴:
清: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壹介不茍、鬼伏神欽.
慎:深謀遠慮、未雨綢繆;行有不得、投求諸己.
勤:手眼俱到、死而後已;困知勉行、日以繼夜.書摘
陶鑄同誌有壹句著名詩句:"心底無私天地寬".
劉禹錫的《陋室銘》原文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淡泊名利的詩句 結束.
5. 求書寫:淡泊明誌 幽雅靜逸的詩句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愉悅,不堪持贈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艅艎何泛泛,空水***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6. 淡薄名利的詩句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都相對田園詩中幾乎都是吧,不為五鬥米折腰)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李白(李白的將進酒有壹部分都是得)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他也是田園詩人,所以這種詩也比較多)
楊慎,臨江仙。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蘇軾,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念奴嬌)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壹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前赤壁賦)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歸去來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