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祭奠母親的詩句書法 1.祭奠母親的詩句有哪些
詩句有如下:
相思
娘眠古息山,
子落嶽陽田。
千裏兩相望,
無時不淚漣。
懷念母親
棘人遠在異鄉客,
訣別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繾綣,
巴陵湘水***傷悲。
西風回轉相愁絕,
血雨冰心同淚飛。
今跪地門三叩首,
連天春草也淒淒。
清明節
人在清明遠故土,
巴陵湘水***淒楚。
天公有淚滿瑤池,
化作飄飄萬裏雨。
西江月
風送金幡銀練,雲乘仙鶴神騋。
清明時節向天開,雨漫邊庭湘岱。
遊子壹心傷別,相思千裏成災。
惟將饗酒嶽陽臺,北向娘親叩拜。
懷念母親
夜雨瀟湘燈火昏,
清明時節鹒聲聞,
傷魂最是家千裏,
淚看高堂少壹人。
南山祭母
秋雨連綿近月半,
四城八鎮水成泛。
南來遷客行難通,
北往騷人眉不展。
我去南山饗酒來,
竹鳴孤冢把娘喊。
風鴉知意同相悲,
恨滿長天腸寸斷。
2.母親去世,悼念的詩句
祭詞----悼念母親去世十周年
金堤河中水,春苦夏泛濫來,三千六百頃,壹夜水漫漫。
可憐阿娘骨,墓厝河南彎,何事人生苦,逝去水亦湔。
曾記祖母言,六五七五年,我家無糧米,老少受饑寒。
阿娘日做食,夜紡五更棉,姑叔二五二八歲,膝下有三囝。
上孝二老康,下教童子賢,親臨老少朋,終生未失顏。
阿娘生來跛,先天髖骨脫,十年惡人笑,日久心自闊。
常忍步行疾,腰疼不言屙,積得尿毒癥,身有千百濁。自
數日無飲食,體庸背已駝,尋遍五湖四海醫,未解歸西噩。
自知病危時,伏耳阿爸托:旺兒小囡多,庭中時不和,
勝媳常在外,鞋衣未曾學,三媳雖持家,利兒年還弱,
最念四老在,年邁無人佐,相訴言未盡,淚湧已哽呃。
已盡人生苦,應享天倫樂,哀怨天不義,善人何命薄!
十裏有風俗,入殮梳洗容,撩掩梳洗事,皆有孝子行,
今生無歸路,對持笑臉迎,哪待封棺時,噫泣zd悲發聲。
人隨日落去,出殯夜五更,勁風感人意,雞知啼不鳴。
殯沒新墳高,錢樓隨焚升,歸來堂前看,人去樓已空。
生前有賫願,蘇杭二州行,嘗若人去有靈氣,托夢兒與同。
妣別十年整,墳添碑未成,有言墓前祭,緬懷養育情。
3.悼念母親的詩詞
古風 母親謠
胡秉言
天真爛漫壹朵花,
素裝怡然潔無瑕。
紅線牽就結伉儷,
風風光光到婆家。
矜持賢惠鄰裏好,
十人見了十人誇。
舉案齊眉***生活,
互敬互愛懷六甲。
天賜精靈呱墜地,
壹時不離養嬌娃。
母血滴滴潤希望,
擦屎把尿不煩麻。
冬生火爐夏掌扇,
時刻照顧不拖沓。
壹有病災跑醫院,
心懷急躁放不下。
針線細縫子身衣,
清水洗凈衣潔華。
朝承寒露晚承暮,
接送數載韌不拔。
不辭辛苦勤勞做,
無怨無悔只為家。
夏承驕陽幹農活,
冬趁昏燈紡棉紗。
日復壹日年復年,
懦懦紫燕已長大。
身材佝僂步蹣跚,
青霜片片沁秀發。
寒門斜倚萱無色,
些許悲秋彌面頰。
庭院深深清冷寂,
六神無主體態差。
偌大房子獨自守,
兒女誰來關心媽?
4.悼念母親的詩句有哪些
1、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十五》宋 王安石
2、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誰氏子》唐 韓愈
3、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母別子》唐 白居易
4、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別老母》清 黃仲則
5、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慈母愛》元 楊維楨
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唐 孟郊
7、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墨萱圖》元 王冕
8、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歲末到家》 清 蔣士銓
9、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唐 王建
10、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壹年。——《除夜作》唐 高適
11、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 孟浩然
12、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燕詩示劉叟》唐 白居易
13、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代北州老翁答》唐 張謂
14、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莪》佚名
15、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壹泫然。——《沈園二首》陸遊
5.悼念母親的詩句
思念逝去母親的詩句 1、懷念逝去的母親 燈光渾濁 您笑在墻上 我痛在心裏 泛黃的照片 微笑著慈愛的面容 如水的溫柔 壹滴清淚籬落 書箋兩行 壹個母親 壹個我 樹搖曳著風的舞姿 壹片落葉 塵埃泥土 壹朵花 盛開枝頭 歲月無情 母親在地裏長眠 我在這世上光明 2、相思 娘眠古息山,子落嶽陽田。
千裏兩相望,無時不淚漣。 3、西江月 風送金幡銀練,雲乘仙鶴神騋。
清明時節向天開,雨漫邊庭湘岱。 遊子壹心傷別,相思千裏成災。
惟將饗酒嶽陽臺,北向娘親叩拜。 4、懷念母親 棘人遠在異鄉客, 訣別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繾綣, 巴陵湘水***傷悲。 西風回轉相愁絕, 血雨冰心同淚飛。
今跪地門三叩首, 連天春草也淒淒。 5、南山祭母 秋雨連綿近月半, 四城八鎮水成泛。
南來遷客行難通, 北往騷人眉不展。 我去南山饗酒來, 竹鳴孤冢把娘喊。
風鴉知意同相悲, 恨滿長天腸寸斷。 6、懷念母親 夜雨瀟湘燈火昏, 清明時節鹒(gēng) 聲聞。
傷魂最是家千裏, 淚看高堂少壹人。 7、思母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
6.求寫悼念母親詩詞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
親人已仙遊,未呈兒孫福。遊魂於千裏,如何度思量。
親人仙遊去,兒孫福未觸。遊魂千裏處,思量千百度。
親人已仙遊,未聚兒孫樓。遊魂千裏奏,如何思量愁。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1]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註釋
[1]孟啟《本事詩·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
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婚,嗣後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調和,甘苦與***。十年後王弗亡故,歸葬於家鄉的祖瑩。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壹次夢見王弗後寫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
“不思量”極似無情,“自難亡”則死生契闊而不嘗壹日去懷。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麽也難以消除。讀慣了詞中常見的那種“壹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柳永)的愛情濃烈的詞句,再來讀蘇軾此詞,可以感受到它們寫出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類型。前者是青年時代的感情,熱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後者是進入中年後壹起擔受著壹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壹樣,平淡無奇,然而淡而彌永,久而彌篤。蘇軾本來欣賞“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的藝術風格,這首詞表達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詞還有壹個值得註意之處,即這次夢中的夫妻相會,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別的烙櫻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猶如結縭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傷在雙方都很顯然。
蘇軾由於宦海浮沈,南北奔走,“塵滿面,鬢如霜”,心情十分蒼老。王弗見了蘇軾,也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似乎在傾訴生離死別後的無限哀痛。生活的磨難,對於無意識的夢境,同樣起著潛在而深該的影響。末了三句設想亡妻長眠於地下的孤獨與哀傷,實際上兩心相通,生者對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7.祭奠母親的詩詞有哪些
1、《清明祭祖》
黃庭堅(宋)
絲絲細雨又清明,曠野荒坡草未青。 灰燼鮮花墳冢下,燭香濁酒柳風中。
遙思慈母春高遠,凝視碑文淚縱橫。 孤寂愁心誰與訴?卻觀紙鷂舞長空。
2、《清明》
王禹偁(宋)
故鄉幾載遠離行,荒草壹蓬祭未曾。
再遇清明撒細雨,杳思遠念遍插旌。
家山北望虔誠揖,先父西歸化羽成。
黑蝶翻飛何處去,依稀天外訓兒聲。
3、《清明祭》
張祜(唐)
清明又致雨紛紛,春紅減半野草深。
異鄉遊子歸故土,掃墓燃紙表孝心。
淚泣親人早亡故,棄兒獨自過紅塵。
九泉父母可安好?誰伴荒嶺壹孤墳?
人間天國久睽離,又見春風柳線垂。
節近清明懷考妣,誰憐淚眼盡含悲。
4、《清明雨》
曾棨(明)
月隱星稀燭有淚,茶涼酒淡筆無言。
窗欞雨叩聲聲緊,肺腑情思苦苦煎。
5、《促拍采桑子 清明祭》
朱敦儒(宋)
恰適近清明,祭先祖,聊表心聲。清流俯淚,蒼山亦慟,難忘親情。
忍看紙帛已燃盡,默淒淒,遙寄英靈。追思父母,剖心難報,跪叩先塋。
8.有哪些悼念母親的詩詞
和母親相關的詩詞有這些:
1.守節自誓,親誨之學。——歐陽修《畫地學書》
2.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3.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4.喃喃教言語,壹壹刷毛衣。——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5.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6.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佚名《蓼莪》
8.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
9.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與恭《思母》
10.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