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灞陵亭,
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
下有傷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問歧路,
雲是王墼南登之古道。
古道連綿走西京,
紫闋落日浮雲生,
正當今夕斷腸處,
黃鸝愁絕不忍聽!
唐人李白在這首詩中肆意揮灑筆墨,講的正是西安的灞橋。
“灞柳風雪”是西安的“長安八景”之壹,灞橋兩岸,河灘寬闊,長橋跨河,垂柳依依,碧水藍天,壹望無限。暮春時節,風吹柳絮,漫天飛舞,宛如雪花。因“柳”與“留”同音,表留戀不舍之情,久而久之,灞橋與灞柳成為鄉思與離愁的代名詞。無怪李白寫出這樣傷感的詩句了霸橋位於西安城東12公裏處,是壹座頗有影響的古橋。
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了橋,故稱“灞橋”。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便將橋名改為長存橋。以後在宋、明、清期間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陜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撫楊公恢才按舊制又加建造。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1949年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灞河是發源於秦嶺藍谷的壹條河,橫貫西安東部,向北註入渭河。早在秦漢時,人們就在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象冬日雪花飛揚。自古以來,灞水、灞橋、灞柳就與送別相關聯。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裏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唐時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因此”的風氣,為文人騷客所樂道。因此,曾將此橋叫“銷魂橋”,流傳 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灞橋風雪”從此被喻為“關中八景”之壹。此後,以“風雪”作為比喻,成為詩人們“詠柳”的壹種常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