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我覺得這篇文章表達了贊美秋天的情感。郁達夫自己在《北平的四季》中說:“兩年前我在北平度過了壹個秋天,因為我從北戴河回來。那時候我已經寫過壹篇《故都的秋天》,贊美北平的秋天……”在《故都的秋天》壹文的結尾,我也明確表達了這種感受:“秋天,這個北國的秋天,
第二,我覺得這篇文章表現了壹種憂郁、孤獨、寂寞的情緒。比如在文章中寫壹片飄零的槐葉和幾聲秋蟲的啼哭,這種深遠的憂慮和被孤獨的人冷落的感覺,正是郁達夫當時的心情。因為作者的情感融入了對客觀事物的描寫,自然會感到孤獨和悲傷。和故都北平壹樣,作者的感受也是蒙上了壹層淡淡的秋意。更何況我們從題目推斷:為什麽不是北平的秋天,而是故都的秋天?是因為《故都之秋》體現了作者深沈的憂國情懷。原因之壹是這篇文章寫於1931的九壹八事變和1932的11月28日戰爭之後。用“舊都”這個詞,更能體現作者的悲思,表達他對國家的深切憂慮,體現他“不敢忘憂憂國的卑微知識分子”。第二個原因是,郁達夫本人在1934年夏天遊覽了青島、北平、北戴河之後,在遊記中寫下了這樣的感慨:“關外關外難道沒有秀美的山川嗎?”可現在,大好河山都交給人家修路開礦了,還來打我們中國。我們這些普通人怎麽去拼搏?古人有‘馬後桃花,馬前雪,過了關回不去’的詩句。希望妳不要誤信了詩人們,把這些好地方當冰雪,留下來就好!"(《青島、濟南、北平、北戴河的遊行》)這說明作者雖然是在遊弋,但在民族危機面前,不能不表現出他時刻憂國憂民的情懷。阿英說:“郁達夫的雜文充分表現了壹個有才華的知識分子在動蕩的社會中的苦悶。就算妳寫壹篇散文,如果妳不從文字的表面了解作者,我感覺他的憤怒也是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他說旅行不是‘寫煩惱’,而是‘煩惱’實際存在。”(《郁達夫散文集序》)
第三,我覺得這篇文章既是悼詞,也是悲泣,北國的秋天“格外清靜悲涼”的事實證明了這壹點。
雖然文學作品壹旦發表,並不是由作者來解讀的。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探究文章的內外含義,但也會因為讀者的主觀理解而導致文章主旨的漂移或偏離的弊端。
《故都之秋》的主題是贊美秋天,原因有三:第壹,作者去了北平故都,原本是為了避暑。據郁達夫的兒子於飛說:“1934年的七月,杭城天氣很熱,我六七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青島玩了壹個月,然後去了當時的舊都北平。”(故都之秋關於父親)不是因為覺得北平即將淪陷,而是因為要壹路跋涉到這裏來欣賞故都的風光。作者去北平並不感到孤獨。寫完《故都之秋》(1934 8月17)之後,作者8月18去了天壇,8月20日去了北戴河,8月23日去了上京山,8月25日去了故宮,上萬祭祀園,北海。
第二,本文是緊急章節。郁達夫在1934年8月16日(七夕)的《故都日記》中寫道:“今天是雙星節,天空卻布滿了灰雲。早上上廁所的時候,從槐樹的樹蔭下半個角度看到了天空,卻悠然地感受到了秋天。這的確是北平的新秋。晚上看了在青島寫的日記,明天有人來拿。別的寫不出來,我就從這壹個多月的日記裏拿出8000字。收到《人間世》的快信和王社旗的信,都是催稿,王也答應明天過來要。”8月日記17:“從早上開始,我為王社旗寫了兩千字,題目:‘故都之秋’。”當然,郁達夫能壹夜之間寫出這篇文章,與他對北平的熟悉是分不開的。從65438年到0923年,郁達夫在北平生活了壹年多,他對北平充滿了感情:“北平的人事和貨物都是可愛的,就是大家認為最重要的北平的天氣,結合地理,是我也認為在中國的大都市中找不到的好地方。.....北平的秋天才是真正的秋天。”(《北平四季》)“北方和北平壹樣,是理想的首都。”(“住的話”)
《故都之秋》是壹種隨筆,不同於他專用的遊記。郁達夫把這類詞編成了壹部文集,命名為《隨想錄》。而被大家稱贊的《故都之秋》的作者卻沒有太多關註。郁達夫在《寫作心得》中說:“人生第壹信條是‘逼出的文字絕不是好作品’。”所以,我從開始寫作到現在,從來沒有寫過壹部自信的作品。"在《記下福建的風雅》中,我說:"我常想,寫印象宜速,宜趁其鮮,不可失其華;但是寫介紹、批評、分析的文字要晚,觀察越多越自信。“《故都之秋》既然是即興文本,裏面的情感表達也是隨性的,過度解讀就有點多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