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七夕有關的古詩如下
第壹首《七夕》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這首詩壹反常態,反其道而行之,人間的智巧已經夠多了,何必再向織女去乞巧?
第二首《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這首詩就屬於平鋪直敘了,比較正常的壹首詩。七夕節的時候,家家戶戶紛紛擡頭仰望浩瀚的天空,看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人世間的男男女女都在壹邊望秋月壹邊乞巧,希望月老牽過的紅絲萬條中有壹條屬於自己。此詩想象力豐富,表達的是人們對愛情美好的願望。
第三首《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這是壹首寫失意、孤寂宮女生活的詩,帶給人們壹種蕭索、憐憫之情,語言優美是此詩的特點。
第四首《七夕》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壹年秋。
這首詩寫的是壹名癡情的男子,在七夕夜想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自己心中的“她”在哪裏呢?此詩構思奇妙,感情炙烈但表達的又很含蓄,算得上七夕佳作。
第五首《蝶戀花》
喜鵲橋成催鳳駕。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乞巧雙蛾加意畫。玉鉤斜傍西南掛。
分鈿擘釵涼葉下。香袖憑肩,誰記當時話。路隔銀河猶可借。世間離恨何年罷。
這首詞用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引出人世間的愛情生活,形成對比。
鵲橋已經搭成,催促織女起駕,前去赴會;牛郎織女分隔太久了,上天垂憐,特準許他們七夕相會。後筆端轉到人間,在七夕節這天,女孩們刻意好好打扮,和心上人壹起過個好節。但時光短暫,相逢容易相別難。分別時兩人相挽相靠,難舍難分,沈浸在離愁別緒中,連分手時對方說的話都沒有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