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簡介壹下,“唐宋元明清”各自女子的妝容特點

簡介壹下,“唐宋元明清”各自女子的妝容特點

1、唐朝

唐朝妝容最大特色就是面部壹定要化白面妝。唐玄宗時期更是百花齊放,光是眉形便有十多種,鴛鴦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唐玄宗時期還流行在額頭畫花,用金箔貼上,整個妝容配上當代的發髻顯得華貴艷麗。

唐代民風開放,因此唐女子妝容多有變化,僅晚唐時期三十多年時間裏,唇式就出現了17種之多。酒暈妝、桃花妝、飛霞妝等流行的妝容也融入了外來文化的特色。

盛唐時期,流行把眉毛畫得闊而短,形如桂葉或蛾翅。元稹詩雲“莫畫長眉畫短眉”,李賀詩中也說“新桂如蛾眉”。

2、宋朝

宋代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審美偏清秀質樸,所以宋朝的女子妝容極為素潔。但是唐朝盛行的遠山黛在宋朝依舊十分受捧。宋朝妝容強調自然膚色及提升氣質。

明、清的“裸妝”都是從宋代承襲的。胭脂只是略施壹點,唇妝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桃心唇,而是比較豐滿圓潤的唇形,以淺色為主。

盡管宋代妝容大走簡約風,但精致和高級感壹樣沒落下,宋代皇後率先用珍珠作為面靨。面靨是古代婦女面部的妝飾,除了貴婦才用得起的珍珠,平民壹般用金箔片、螺鈿殼、花草、榆錢等剪制成的各種花朵形狀。

此外,“倒暈眉”在宋朝盛行於宮中,是壹種畫成寬闊月形的眉式,在壹端由淺入深,逐漸向外暈染,直至黛色消失。這種眉式在宋人所繪的《歷代帝後像》中表現得十分明顯。

3、元代

元代北方遊牧民族的婦女盛行“黃妝”,即在冬季用壹種黃粉塗面,直到春暖花開才洗去。這種粉是將壹種藥用植物的莖碾成粉末,塗了這種粉可以抵禦寒風沙礫的侵襲,開春後才洗去,皮膚會顯得細白柔嫩。

貴族女性們感覺此妝很美,就用黃妝飾面,塗以金色,演變成為宮廷流行的佛妝。佛妝在北方民族建立的宮廷中盛行,顯然是受佛教的影響,也與寒冷地區的氣候有關。

燕地女子冬天用黃色的枯萎葉做漿塗面以防風吹,稱之為佛妝。佛妝即是整個面部塗成黃色,以擬金色佛面。

4、明朝

明代女子著妝以明亮為主,艷麗色彩盛行,與清代相差最大的是明女臉頰色彩偏亮,唇色自然。整體而言,明妝是最接近現代審美觀的。明朝眉形開始有了壹些變化,不像宋朝和唐朝那般有弧度,更自然,眉尾偏長。

這時候的唇色和化法,都比較接近於現代,唇邊幹凈線條柔和。為了讓五官更加立體,手法上流行“三白法”,即在額、鼻和下顎三個部分暈上誇張的白粉,表現面部層次。

5、清朝

清朝時期女子妝容以含蓄內斂為美,總體上來說以素雅簡約為主,眉毛纖細,部分有身份的女子眉心會畫得高挑壹些,眼妝清淡柔和,胭脂多用粉色系,這樣看起來更少女。

當時女子的眉毛均為眉頭高、眉尾低的形態,形狀纖細修長如柳葉,彎似新月,襯托出女性清秀柔美的姿態。

清朝女子的唇妝追求的是壹種小而薄的感覺。嘴唇都是上唇幾乎不塗,下唇只塗抹內唇部分,從中間向兩邊減淡, 第壹眼看上去有點像現在特別流行的“咬唇妝”。

人民網-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人民網-瓷白勻凈 巧笑嫣然 古代仕女化妝用的那些“瓶瓶罐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