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終不似少年遊什麽意思

終不似少年遊什麽意思

終不似少年遊的意思是始終是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出自《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安遠樓小集,侑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於龍洲道人,為賦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譯文為:同壹幫友人在安遠樓聚會,酒席上壹位姓黃的歌女請我作壹首詞,我便當場創作此篇。時為八月五日。

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系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為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壹同去水上泛舟逍遙壹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詩句賞析:

詞壹起用了兩個偶句,略點景物,寫登樓之所見。但既無金碧樓臺,也沒寫清嘉的山水。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只是壹泓寒水,滿目荒蘆而已。這裏的“滿”字和“寒”字下得好,把蕭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壹起,勾出壹幅依黯的畫面,為全詞著上了壹層“底色”。

細味這殘蘆滿目、淺流如帶的詞境,不止氣象蕭瑟,而且寫出了居高臨下的眺望之感來,是統攝全篇的傳神之筆。接下去,作者以時空交錯的技法把詞筆從空間的憑眺折入時間的溯洄,以虛間實,別起波瀾。“二十年重過南樓”,壹句裏包含了多少感慨。

二十年前,也就是安遠樓落成不久,劉過離家赴試,曾在這裏過了壹段豪縱不羈的生活。二十年過去了,可是以身許國的劉過卻“四舉無成,十年不調”,仍厄於韋帶布衣的寒士地位。如今故地重經,而且是在這個禍亂日亟的時候,令人淒然以悲。

句中的“過”字點明此行不過是“解鞍少駐初程”的暫歇而已,並為下文伏線。“柳下”三句,壹波三折,文隨意轉,極見工力。“未穩”上承“過”字,說明客邊行腳的匆遽,鉤鎖緊密,見出文心之細。

“能幾日,又中秋”,壹種時序催人的憂心、烈士暮年的悲感和無可奈何的嘆喟都從這壹個“又”字裏泄露出來。三句叠用“猶”“能”“又”等虛字呼吸開合,騰挪旋轉,真能將詞人靈魂的皺折淋漓盡致地揭示無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