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行》、《蒿裏行》、《苦寒行》、《步出夏門行》、《度關山》、《對酒》、《短歌行》等。
1、《薤露行》
《薤露行》是漢末文學家曹操用樂府舊題所作的五言古詩。全詩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四句為第壹部分,側重寫外戚何進與寵宦張讓等相互謀殺極其後果。
後四句為第二部分,側重寫董卓弒逆,宗廟化為廢墟。詩歌風格質樸無華,沈重悲壯,深刻表達了作者身為壹個政治家和文學家的憂患意識和哀痛之情。
2、《蒿裏行》
《蒿裏行》是漢末文學家曹操的詩作。此詩是借樂府舊題寫時事,內容記述了漢末軍閥混戰的現實,真實、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難,堪稱“漢末實錄”的“詩史”。
詩人運用民歌的形式,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進行了批判,不僅對因戰亂而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苦難人民表示了極大的悲憤和同情,而且對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惡元兇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
全詩風格質樸,沈郁悲壯,體現了壹個政治家、軍事家的豪邁氣魄和憂患意識,詩中集典故、事例、描述於壹身,既形象具體,又內蘊深厚,體現了曹操的獨特文風。
3、《苦寒行》
《苦寒行》是東漢末年軍事家、文學家曹操在征討高幹時作的壹首樂府詩。詩中生動地描寫了艱苦和冰天雪地中的自然景象,流露了厭戰情緒,但主要反映了詩人不畏艱苦,積極向上,充滿勝利信心的奮發精神。
這首詩前四句白描寫景,突出了登太行之艱險難行。第五至第十句用景物來烘托出詩人內心的淒涼、悲哀、驚懼、沈重和冷森森的壓抑之情。
第十壹至第十四句直接抒情:嘆息、憂郁和思歸。第十五句到第二十四句,用白描敘述的表達方式寫出了行軍途中的生活艱苦之情形。全詩語言蒼涼悲壯,沈郁渾厚。
4、《步出夏門行》
《步出夏門行》是漢末文學家曹操用樂府舊題創作的組詩,作於建安十二年(207)作者北征烏桓凱旋時。
這組詩***分五部分,開頭是序曲“艷”,正文分四章。第壹章《觀滄海》描繪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達詩人以景托誌、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第二章《冬十月》描寫征討烏桓勝利歸來途中所見的風物;第三章《土不同》敘寫黃河以北地區冬天的嚴寒景況與民風特點。
第四章《龜雖壽》則以慷慨激昂為基調,抒發了詩人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豪邁情懷。全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
5、《度關山》
《度關山》是漢末政治家、文學家曹操創作的壹首抒情詩。此詩旨在表達詩人的政治理想。
詩從“人為貴”入筆,表現了詩人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接著並寫兩面:壹是從“立君牧民”寫起,通過敘述古代君主治民的法則,認為退小人任用德才兼備者是國家昌盛的基本保證。
二是通過堯舜之間的對比,主張“儉為***德”,在此基礎上,提出“讓”與“兼愛”的大同思想。全詩采用正面頌揚的形式,並通過對比,肯定了民本思想。
6、《對酒》
《對酒》是漢末政治家、文學家曹操創作的壹首表達自己政治理想的雜言詩。此詩中描述了清明太平的社會環境裏,人們自由舒適的田園生活,表現了詩人“天地間,人為貴”的人本思想。
全詩用語靈活,句式自由,語氣頓斷,意緒連貫。
7、《短歌行》
《短歌行二首》是漢末政治家、文學家曹操以樂府古題創作的兩首詩。第壹首詩通過宴會的歌唱,以沈穩頓挫的筆調抒寫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統壹天下的雄心壯誌。
第二首詩借禮贊周文王、齊桓公、晉文公堅守臣節的史事,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漢室之誌,決無代漢自立之心。
兩詩珠聯璧合,莊重典雅,內容深厚,感情充沛,其政治內容和意義完全熔鑄於濃郁的抒情意境中,全面展現了曹操的人格、學養、抱負和理想,充分顯示了其雄深雅健的詩品。
百度百科——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