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述紅燒肉的 歷史 ,這得從東坡先生說起,
當年東坡先生被貶黃州,把低溫慢火烹制豬肉,作為人生的壹大樂趣
並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豬肉頌》
凈洗鐺,少著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 自熟 莫催他,火候足時他 自美
黃州好豬肉,
價賤 如泥土。
貴者 不肯吃。
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
飽得 自家君 莫管。
從詩句中我們不難看出,做紅燒肉的三大要素,第壹,五花肉,第二,小火慢燉,第三,給紅燒肉上色,東坡先生如何給紅燒肉上色咱們不得而知,但是現在給紅燒肉大家都是用糖色,老抽來調制顏色,但毛氏紅燒肉可謂壹大特例,因為它不用醬油上色,獨特的烹制手法使它無論從口感還是顏色上都更勝壹籌,至於毛氏紅燒肉為什麽不用醬油調色,這得從毛主席小時候的壹段經歷說起。
毛澤東少年時期家中經營醬油作坊,夏日的壹天,毛澤東無意目睹了醬油的發酵過程,缸內的白色小物體,令毛澤東心生厭惡,至此以後便有了不食用醬油的想法,廚師不明緣由先後給毛澤東做了兩次紅燒肉都被退回,那個時候但凡菜被退回兩次以上,廚師都會被辭退,壹次偶然的機會廚師陪同毛主席在玉泉山散步,問起了緣由,毛澤東講述了這段經歷,說者無心,聽著有意,回去之後廚師變精心研究出了不放醬油的紅燒肉,不僅口感好,亮度佳,而味道更是得到了毛澤東的壹貫認可和喜歡,於是便有了這不放醬油的毛氏紅燒肉,毛氏紅燒肉的做法不得而知,今天就把紅燒肉的壹般做法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