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風雪雨露花鳥草木的詩句

描寫風雪雨露花鳥草木的詩句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 《風》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釋誌南《絕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南朝梁吳均有壹首《詠雪》五言詩,近於律體,是歷來傳誦的名篇:“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雪花鷹背上,冰片馬蹄中。

雪嶺無人跡,冰河足雁聲。

煙蓑春釣靜,雪屋夜棋深。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雪霽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玉階壹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滿落花。

三千世界銀成色,十二樓臺玉作層。

江山不夜月千裏,天地無私玉萬家。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漫蹤江野,蝶舞飛揚壹片白。

寒波踏歌,浪舒瀟灑壹江止。

雪樹銀花,燃燒紅唇壹瓣怒。

江山多嬌,嵌綴冬月壹輪俏。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千裏黃雲白日,北風吹雁雪紛紛。

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寒川消積雪,凍浦漸通流。

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

大雪紛紛何所有,明月與我何相見。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夜深知雪驟,時聞折竹聲 。

雲橫秦嶺千秋雪,雪擁藍關馬不前 。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雪驚筍欲抽芽。

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回向東去 。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宋·呂本中《踏莎行》 。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唐·李賀《十二月樂辭·十壹月》 ;

“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宋·楊萬裏《觀雪》 ;

“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宋·辛棄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唐·元稹《南秦雪》 ;

“開門枝鳥散,壹絮墮紛紛。”?宋·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

“峴山壹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唐·呂巖《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元·華幼武《春雪》 ;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 。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

“黃昏門外六花飛,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樓鑰《謝林景思和韻》 ;

“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元·白樸《天凈沙·冬》 。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1.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趙師秀《約客》)

2.接天蓮葉無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花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蘇軾《贈劉景文》)

4.沾衣浴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僧誌南《絕句》)

5.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6. 小樓壹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7. 春色滿園關不住,

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8.十分秋色無人管,

半屬蘆花半蓼花。

(黃庚《江村即事》)

9.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10.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壹段香。

(盧梅坡《雪梅》)

11.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12.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3.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誌和《漁歌子》)

14. 簌簌衣巾落棗花,

村南村北響繰車。

(蘇軾《浣溪沙》)

15.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如夢令》)

16.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王維《鳥鳴澗》)

17.不是壹番寒徹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

(裴休《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18.桃花壹樹魚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歸。

(陳繼儒《春日雨霽泛舟》)

19.桃花流水突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 《山中答問》)

20.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徐俯《春遊湖》)

21. 壹路稻花誰是主?

紅蜻蛉伴綠螳螂。

(樂雷發《秋日行村路》)

22.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裏《小池》)

23. 竟說田家風味美,

稻花落後鯉魚肥。

(朱鳳翔《村處閑吟》)

24.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風。

(晏殊《寓意》)

25.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盧梅坡《雪梅》)

26.不是壹番寒澈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裴休《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27.荷葉羅群壹色裁 ,

芙蓉向臉兩邊開。

(王昌齡《采蓮曲》)

28.明朝望鄉處,

應見隴頭梅。

(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29.荷變弄水壹身香,

竹裏招風滿扇涼。

(楊萬裏《青坐池亭》)

30.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31.雲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香。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32. 稻花香裏說豐年,

聽取蛙聲壹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33.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後更無花。

(元稹《菊花》)

34.壹樹寒梅白玉條,

迥臨村路傍溪橋。

(張渭《早梅》)

35.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王安石《梅花》)

36.春蘭兮秋菊,

常務絕兮終古。

(屈原《離騷》)

37.借問梅花何處落,

風吹壹夜滿關山。(XX《塞上聽吹笛》)

38.黃菊枝頭生曉寒,

人生莫放酒杯幹。

(黃庭堅《鷓鴣天》)

39.森林舊有高人隱,

尋到梅花卻系船。

(馬壹龍《新豐夜泊》)

40.黃昏風雨打園林,

殘菊飄零滿地金。

(王安石《殘菊》)

41.並眼看人殊草草,

隔林迢遞見梅花。

(劉克莊《歲晚書事》)

42.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幹行》)

43.詩客清晨沖雨入,

梅花壹夜為君開。

(楊萬裏《送簡壽王主薄之官臨桂》)

44.荷風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人》)

45.近種籬邊菊,

秋來未著花。

(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46. 忽如壹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7.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李白《論詩》)

48. 謝卻海棠飛盡絮,

困人天氣日初長。

(朱淑真《即景》)

49. 燕子不歸春事晚,

壹汀煙雨杏花寒。

(戴叔倫《蘇溪亭》)

50.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

51. 娉娉裊裊十三余,

豆蔻梢頭二月初。

(杜牧《贈別二首》)

52. 千裏江山寒色遠,

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李煜《望江南二》)

53. 桐花萬裏丹山路,

雛鳳清於老鳳聲。

(李商隱《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

54. 蜀國曾聞子規鳥,

宣城還見杜鵑花。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55.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山中問答》)

還有其它,寫不下了

/zhishi/26257.html去這裏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