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水穿樓觸處明,
藏人帶樹遠含清。
初生欲缺虛惆悵,
未必圓時即有情。
這個版本是對的。這首《月》也是借月抒懷的詩。
“過水穿樓觸處明,藏人帶樹遠含清”,是說月光很皎潔,很明亮,無處不在,但是月亮又是那樣的清遠,以至有些清冷。
“初生欲缺虛惆悵,未必圓時即有情”,這兩句中不僅寄寓了李商隱個人的人生遭遇,而且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意思是說,月亮初生之時是缺損的,而此時人們都會感覺到惋惜,心中生出無限悵然,總希望月兒圓滿的那天。其實人們忽視了壹點,那就是當月兒圓圓的那天,未必就對人有情,月還是那個月,雖說是滿月,但人生的缺憾依然存在。
人們在失意的時候,總是把希望寄予將來,可是即使將來實現了這個希望,同樣那種悵然和遺憾依然存在。
希望之於失望,人生之於幻滅,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這是人生永遠的缺憾,所謂“人生長恨水長東”,或者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是每個在世之人都將深切體味的壹種心理過程,或者說人生過程。
李商隱這首詩對人生的參透是很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