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夏至的詩句古詩如下:
壹、唐·杜甫《夏夜嘆》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裏風,飄_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壹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鬥,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白話文:
漫長的白晝難以日暮,暑熱熏蒸得我心如湯煮。
如何才能喚來萬裏長風,飄飄然吹起我的衣裳?
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
仲夏之夜苦於太短,打開窗子享受壹下微涼。
夜色空明能見到細微之物,昆蟲也在振翅飛翔。
生命之體無論大小,當然都以自得其樂為常情。
於是我想到那些執戈的士兵,壹年到頭守衛邊疆。
怎樣才能使他們能夠洗洗澡呢?他們苦於炎熱卻無可奈何地互相觀望!
整夜在敲擊刁鬥忙於警戒,喧呼聲響遍四面八方。
青紫官服雖然加在他們身上,也不如早日回到故鄉。
華州城北吹響了悲涼的胡笳,鸛鶴哀號著四處飛翔。
時逢亂世,再加上天熱煩躁身體疲憊,我不禁熱切地將太平時世盼想。
二、宋·蘇軾《飲湖上初晴》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_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白話文:
天晴氣朗時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細雨迷蒙中的西湖,山色空靈似有似無。
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絕代佳人西施,那麽無論濃妝還是淡抹,都令人傾倒折服。
三、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白話文:
六月裏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麗的風光和其他時節迥然不同。
碧綠的蓮葉連接天際,浩渺無盡,紅日與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鮮艷嬌紅。
四、唐·李白《夏日山中》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白話文: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
脫下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五、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白話文: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谷的香氣裏,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壹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急急地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裏去了?拐了個彎,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
形容夏至的優美詩詞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
導讀:妳喜歡夏天嗎?夏季是壹天比壹天炎熱,每壹個節氣到來都是壹陣熱浪,夏至是最能代表夏天的節氣,也是計算三伏天時間的開始,古代對夏至也是頗有想法,那麽形容夏至的優美詩詞是什麽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感興趣的朋友來瞧瞧吧。
形容夏至的優美詩詞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陳與義
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
物新感節移,意定覺景多。
遊魚聚亭影,鏡面散微渦。
江湖豈在遠,所欠雨壹蓑。
忽看帶箭禽,三嘆無奈何。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陳與義
微官有閥閱,三賦池上詩。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離離。
官忙負遠興,觴至及良時。
荷氣夜來雨,百鳥清晝遲。
微風不動蘋,坐看水色移。
門前爭奪場,取歡不償悲。
欲歸未得去,日暮多黃鸝。
夏至日祀閼伯於開元宮前三日省中齋宿三首
魏了翁
書生只慣野人廬,誰識潭潭省府居。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微閣上四廚書。
夏日雜興
年代:明作者:劉基
夏至陰生景漸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鱗不入龍螭夢,鎩羽何勞燕雀猜。
雨砌蟬花粘碧草,風檐螢火出蒼苔。
細觀景物宜消遣,寥落兼無濁酒杯。
夏至過東市二絕
洪咨夔
插遍秧疇雨恰晴,
牧兒頂踵是升平。
禿穿犢鼻迎風去,
橫坐牛腰趁草行。
夏至過東市二絕
洪咨夔
漲落平溪水見沙,
綠陰兩岸市人家。
晚風來去吹香遠,
蔌蔌冬青幾樹花。
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
1.《永遇樂·夏至》——宋·史浩
符_玉搔頭,艾虎青絲鬢。
壹曲清歌倒酒蓮,尚有香蒲暈。
角簟碧紗廚,揮扇消煩悶。
唯有先生心地涼,不怕炎曦近。
2.《夏至後得雨》——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壹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_。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余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3.《竹枝詞》——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4.《夏至避暑北池》——唐·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裏,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5.《夏至》——長卿
夜半驚嵐偃旗旌,朝聞遠鴉方初醒。
貍奴幾下偷翻書,何時聽得螗蜩鳴?
6.《夏至》——宋·範成大
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
逾年不與廟祭,敢雲孝子慈孫。
7.《夏至日作》——唐·權德輿
_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壹陰生。
夏至是夏天的開始嗎
夏至不是夏天的開始哦,立夏才是夏天的開始。
夏至也不代表夏天的結束。“夏”代表夏天這是沒錯的,但是“至”不是到來的意思,至,乃極也。夏至的意思是最炎熱夏天的到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壹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開始,至7月7日結束。
導讀:夏至節氣已經到來,大家對這個節氣也是熟悉的很,因為夏至時節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我們感受到高溫的時間也越長,從這天算起之後再過二三十天就是三伏天了。那麽,
1._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壹陰生。
2.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
3.芒種夏至常雨,臺風遲來。
4.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熱。
5.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
6.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
7.芒種西南風,夏至雨連天。
8.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
9.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10.芒種火燒雞,夏至爛草鞋。
夏至節氣唯美詩句
夏至日作
權德輿
_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壹陰生。
賞析:夏至日陽氣達到最旺,陽氣在這壹天強盛到極點,盛極必衰,陰陽轉換,陰氣也從這壹天開始滋長,所以說“夏至壹陰生”。_樞,借指北鬥星,北鬥就是日常我們所說的“天機”,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北天下皆冬,鬥柄的方位變化也對應春夏秋冬四季變換。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賞析:夏至既然“壹陰生”,陰陽轉換,正負離子的碰撞,既有人間男女之情,又有自然的陰雨晴空。
《思歸時初為校書郎》
白居易
夏至壹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
賞析:夏至是全年中白晝最長的壹天。過了夏至,白晝壹天天變短,夜晚壹天天變長。詩人由此聯想到長夜獨坐的寂寞。
夏至
張耒
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
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
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
崔巍幹雲樹,安得保芳鮮。
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
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日詩
曹丕
夏時饒溫和,避暑就清涼。
比坐高閣下,延賓作名倡。
弦歌隨風厲,吐羽含征商。
嘉肴重疊來,珍果在壹傍。
_局縱橫陳,博奕合雙揚。
巧拙更勝負,歡美樂人腸。
從朝至日夕,安知夏節長。
賞析:夏至後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有“夏至未來莫道熱”的諺語,所以要“避暑就清涼”,聽音樂緩解煩躁,食用水果去暑熱。
夏至避暑北池
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裏,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賞析:古代測量時間有白天的日晷和夜晚的沙漏。夏至白晝達到最長,過了夏至,夜晚慢慢變長,所以說“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農歷五月有很多農事活動,所以說“是月農稍忙”。
夏至後得雨
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壹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_。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余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賞析:夏至到小暑期間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的說法。
贈潘高士二首
白玉蟾
冬至煉朱砂,夏至煉水銀。
常使居士釜,莫令鉛汞分。
子母既相感,炎候常溫溫。
如是既久久,功成升紫雲。
賞析:夏至日是道教靈寶天尊的誕辰,同時因為“夏至壹陰生”,道教部分功法修煉也選在夏至日。
夏至二首
範成大
李核垂腰祝噎,粽絲系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老翁閑伴兒嬉。
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
逾年不與廟祭,敢雲孝子慈孫。
賞析:古人有夏至祭祀先祖的習俗,而夏至和端午的很多習俗重疊在壹起,有的地方重端午,有的地方重夏至。
夏至的詩句唯美
夏至的唯美詩句如下:
1、遊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李_《南鄉子·乘彩舫》
2、壹番荷芰生池沼,檻前風送馨香。
——尹鶚《臨江仙·壹番荷芰生池沼》
3、深夜無風新雨歇,涼月,露迎珠顆入圓荷。
——閻選《定風波·江水沈沈帆影過》
4、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李白《折荷有贈》
5、雨停荷芰逗濃香,岸邊蟬噪垂楊。
——閻選《臨江仙·雨停荷芰逗濃香》
6、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白樸《天凈沙·夏》
7、團扇不搖風自舉,盈盈翠竹,纖纖白苧,不受些兒暑。
——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亂吐》
8、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
——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9、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
——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10、恨入空帷鸞影獨,淚凝雙臉渚蓮光,薄情年少悔思量。
——顧_《浣溪沙·荷芰風輕簾幕香》
11、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
——李清照《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12、我愛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元鵬《山中四詠》
13、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韋應物《夏花明》
14、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
——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15、水際輕煙,沙邊微雨。荷花芳草垂楊渡。
——劉將孫《踏莎行·閑遊》
16、酒盞旋將荷葉當。蓮舟蕩。時時盞裏生紅浪。
——歐陽修《漁家傲·花底忽聞敲兩槳》
17、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18、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桃花溪》
19、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20、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
——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浮舟過滕逸人別業》
21、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
——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22、胭脂雪瘦熏沈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23、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24、晴雲輕漾,熏風無浪,開樽避暑爭相向。
——薛昂夫《西湖雜詠·夏》
25、晚風收暑,小池塘荷凈。
——劉光祖《洞仙歌·荷花》
26、攜手藕花湖上路。壹霎黃梅細雨。
——朱淑真《清平樂·夏日遊湖》
27、長夏村墟風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張耒《夏日三首·其壹》
28、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29、遊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李_《南鄉子·乘彩舫》
30、壹番荷芰生池沼,檻前風送馨香。
——尹鶚《臨江仙·壹番荷芰生池沼》
描寫夏至的詩句
夏至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壹個節日。從周代開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神儀式,以祈求災消年豐。除了祭祀外,朝廷還要用歌舞禮樂等方式,來祈求國泰民安。到了宋代,從夏至這天開始,朝中百官還要放假3天。 夏至常在陰歷5月23日左右,相當於陽歷6月22日前後。古代詩人歌詠夏至的詩歌很多,這裏摘要選錄於下——
韋應物筆下的“夏至”——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裏,苦熱安可當。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權德輿筆下的“夏至”——
_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壹陰生。令狐楚筆下的“夏至”——
壹來江城守,七見江月圓。齒發將六十,鄉關越三千。褰帷罕遊觀,閉_多沈眠。新節還復至,故交盡相捐。何時_閶闔,上訴高高天。白居易筆下的“夏至”——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俱老矣,東望***依然。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皮日休筆下的“夏至”——
滿院松桂陰,日午卻不知。山人睡壹覺,庭鵲立未移。出檐趁雲去,忘戴白接冪。書眼若薄霧,酒腸如漏卮。身外所勞者,飲食須自持。何如便絕粒,直使身無為。陳與義筆下的“夏至”——
微官有閥閱,三賦池上詩。林密知夏深,仰看天離離。官忙負遠興,觴至及良時。荷氣夜來雨,百鳥清晝遲。微風不動蘋,坐看水色移。門前爭奪場,取歡不償悲。欲歸未得去,日暮多黃鸝。範成大筆下的“夏至”——
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逾年不與廟祭,敢雲孝子慈孫。洪咨夔筆下的“夏至”——
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升平。禿穿犢鼻迎風去,橫坐牛腰趁草行。漲落平溪水見沙,綠陰兩岸市人家。晚風來去吹香遠,蔌蔌冬青幾樹花。蘇轍筆下的“夏至”——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壹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_。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余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久養無用身,未識彼天意。魏了翁筆下的“夏至”——
書生只慣野人廬,誰識潭潭省府居。獨坐黃昏誰是伴,紫微閣上四廚書。朝吧歸來政事堂,衣冠_宇鶩成排。須臾排馬還私第,壹片閑庭鎖夕陽。陸遊筆下的“夏至”——
暑雨初晴晝漏遲,江鄉樂事有誰知?村村隴麥登場後,戶戶吳蠶拆簇時。